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亚行:中国人六成是中产 每天消费5-10美元
发布时间:2010-8-20 17:03:22
 
文章内容

  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报告称 亚洲中产阶级将成为全球最主要消费体 专家质疑被低估

  亚洲开发银行昨天下午发布报告称,以中印为代表的中产阶层有望取代欧美的传统角色,成为全球最主要消费体,并促进全球经济平衡。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无疑是亚洲中产阶层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印度的中产阶级与中国相比,还是有点穷。

  最新报告

  亚洲中产阶级崛起

  亚洲开发银行昨天发布报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其中一个章节名为“亚洲中产阶级崛起”。

  报告对亚洲中产阶级的界定标准是每天消费额在2到20美元之间的群体,这个标准远低于西方。

  按照这个标准,亚洲2008年中产阶级人数达19亿,占亚洲人口总数的56%。这一比例在1990年仅为21%。

  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中产阶级人数是亚洲最多的,达到8.17亿,在所有亚洲国家中居首位,占全国总人口的六成以上。

  而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在2005年达2.7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亚洲中产阶层庞大的规模和活力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报告预计,到2030年,亚洲绝大部分人口已经晋升为中产阶层,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中产阶层人数最多的国家。

  到2030年

  亚洲年消费总额32万亿美元

  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显示,亚洲消费者2008年消费达4.3万亿美元,相当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同年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

  报告预计,到2030年,亚洲年消费总额将增至3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消费总额的43%。

  相比之下,西方消费者在经历过去十余年的“借贷消费”热潮后,眼下力求削减个人债务,增加储蓄。这意味着他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缩水。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师李钟和认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洲从世界经济萧条中复苏的势头更猛,“将在全球经济结构和复苏中扮演更大角色”。

  “亚洲中产阶级的规模和购买力正迅速增长,将成为全球经济调整中越来越重要的一支力量,”李钟和说,“尽管亚洲中产阶级同西方中产阶级在收入和消费上仍存在很大差距,但其消费总额增长非同寻常,消费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中产阶级日均消费(%)

  日均消费额 1995 2002 2007

  少于1.25美元 23.9 11.9 1.7

  1.25-2美元 20.5 16.5 5.1

  2-4美元 37.7 34.0 23.4

  4-6美元 12.4 18.7 21.5

  6-10美元 4.8 13.9 25.5

  10-20美元 0.7 4.7 18.7

  多于20美元 0.0 0.4 4.1

  2-20美元总计 55.6 71.3 89.1

  城市 83.5 92.3 91.3

  农村 27.7 51.8 87.4

  全球各地区中产阶级人口比例

  非洲撒哈拉

  以南2%

  中东和北美6%

  亚洲

  发展

  中国家

  28%

  北美

  18%

  中南美

  欧洲

  36%

  10%

  全球各地区中产阶级消费比例

  非洲撒哈

  拉以南1%

  北美

  26%

  欧洲

  38%

  亚洲

  发展中

  国家23%

  中南美

  7%

  中东和北美4%

  两国对比

  印度中产阶级比中国穷

  亚行的报告指出,印度中产阶层刚超过贫困线并摇摇欲坠,很容易再次陷入贫困。

  报告将印度中产阶级称为“低层中产阶级”,而中国的中产阶级更多属于“中层中产阶级”。

  “让中产阶层稳住脚跟非常重要,在印度大部分人仅仅是低层中产阶级,”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李钟和说道,“这些团体很脆弱,一旦丢掉工作或者有点大的冲击他们就会重新回到贫困。”

  大部分印度中产阶级每天生活成本为2-4美元,“低层中产阶级”的人数占整个印度中产阶层的60%。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按照消费水平,印度和中国的分布图分别像是“金字塔形”和“钻石形”。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的富裕人口增长了一倍,但是穷人的数量看起来没有改变。穷人阶层的人数仍然很庞大。报告称,印度每天生活成本低于2美元的人数大约有6.51亿。

  而中国人按照消费水平的分布图则是“钻石状”,每天生活成本低于2美元的人数不到1亿,中国人口中的大部分属于“中层中产阶级”行列,每天消费5美元-10美元。这个阶层的人数在1995-2007年间已经翻了两番。

  不过,有经济学家对这种界定标准提出质疑。

  美国穆迪经济网站分析员成旭认为,每天2到20美元的消费在中国实际介于脱贫和步入小康之间,但中国的中产阶级迅速增加,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缺乏具体数据,但很可能高于报告的标准。

  影响世界

  可能减少中美贸易不平衡

  报告预计,到2030年,亚洲大部分国家中产阶级和上流阶层将成为社会主体,亚洲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从出口引导型转变为内需拉动型,重新平衡全球的经济需求,增加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为亚洲和世界带来巨大的机会。

  成旭以汽车市场为例说,中产阶级增加,中国汽车市场会不断发展,这就给欧美带来新的商机,可能还会帮助减少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

  成旭说:“为了应付汽车数量急剧增长,肯定要重新翻修公路,这会造成大量基础建设的需求;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增加,很多投资商将投资转向中国。这肯定能改变现在中美贸易如此巨大的逆差。”


相关文章
  • ·亚行:中国人六成是中产 每天消费5-10美元
  • ·预期全球需求强劲 伦敦期铜涨收于7010美元
  • ·标准银行:金价短期将保持1180-1210美元区间
  • ·铁矿石现货价突破110美元 港口库存维持高位
  • ·投机过度原油高台跳水分析师:110美元才有支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