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贷款与前4月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回落
我国居民户存款继4月减少1674亿元、创历史月度最大降幅后,5月减少数额再度刷新历史记录至2784亿元。此外,5月人民币贷
款增加2473亿元,与前4月4600多亿元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居民户存款减少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今年前5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
加2.48万亿元,同比少增3333亿元。
5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0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3%,增幅比上年末减缓2.19个百分点,比上月减缓1.03个百分
点。这一增速创下2002年4月以来的最低记录,表明因股市分流及通胀预期影响,银行系统总体资金来源正逐步由松转紧。
对于居民储蓄连续第2个月大量减少这一现象,专家指出,由于5月19日加息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要想稳住储蓄资金,在目前情
况下,取消利息税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经历了前4个月的猛增后,5月新增信贷数量出现较大回落。当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473亿元,同比多增379亿元;同比
增长16.52%,增幅比上月提高0.01个百分点。
居民部门“多贷长贷”仍构成信贷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分部门看,居民户贷款增加894亿元,同比多增2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
加39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3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578亿元,同比多增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9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19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72亿元。前5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09万亿元,同比多增3115亿元。
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增长高位趋缓。5月末,M2同比增长16.74%,增幅比上月末减缓0.3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19.28%,增幅
比上月末低0.73个百分点。日前公布的5月贸易顺差为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专家据此认为,近期央行可能会再度提高存款准
备金率,以回收过多流动性。
储蓄"老虎出笼"迹象明显 居民存款连续两月减少
来源:新华网
央行上海总部在5月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报告中称,目前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分流规模扩大,存款活期化有进一步增强的趋
势。
新华网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张旭东、姚均芳)中国金融机构中超过17万亿元的居民人民币储蓄规模,已两个月持续缩减。中国
人民银行12日提供的数据表明,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继4月减少1674亿元后,5月份再度减少2784亿元。
根据央行数据,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已由今年3月末的17.545万亿元,缩减为5月末约17.099万亿元,在两个月期间净减少4458亿
元。
按央行解释,“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主要为居民储蓄存款。在统计口径上,前者稍大于后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积累,人民币储蓄存款近年来持续攀升:2003年9月末首次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2006年2
月份上升突破15万亿元。
高居不下的人民币储蓄规模,近年来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笼中老虎”,并希望能采取措施适当降低储蓄率以拉动中国内需,启
动消费。市场:认购权证全部涨停 千亿资金爆炒 加息预期不改牛市基础
伴随着2006年以来的股市复苏以及投资渠道拓宽,人民币储蓄增速开始有减缓迹象。2006年10月人民币储蓄存款月度减少76亿元
,这是2001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月度储蓄存款下降。
中国银行的金融专家谭雅玲对此评点说,储蓄存款连续两个月减少,这与居民投资股市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等行为有关,这一
此前,央行相关调查显示,自去年起居民传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持续下降,各类金融理财产品正逐渐为居民所接受,储蓄高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