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中央部委开启预算公开大幕 将改革收支分类
发布时间:2010-4-1 18:54:08
 
文章内容

专家认为,在公众所关注的资金支出方面,都只笼统地公布了使用的方向,而公众无法看到其具体的用途

继3月30日国土资源部成为首个公开部门预算的部委之后,昨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科技部也公布了各自的部门预算,即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业内权威专家认为,此举是预算透明的标志性一步,但也有专家建议,此次几个部委公布的部门预算“还有看不懂的地方”,还应向公众解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干了什么事情、如何花的,无论是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增强补充和改善的地方。

虽然四部门都通过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今年年度部门预算,但公布形式还是略有差异。国土部、财政部及科技部在公布预算总表的同时,还用文字介绍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的具体内容,其中财政部分两个板块为公众详细解读表内所列各项的所指,科技部则专门对于“财政拨款科学技术支出”进行说明,并分9个细目分别公布具体开支。

部门预算公开大势所趋

随着公民纳税人意识的逐渐增强,政府部门预算逐步公开和透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两会之后,财政部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中央财政的全部预算内容,除了往年公布的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转移支付之外,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国债余额等数据也首次公开。

“感觉比较高兴。”“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发起人吴君亮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虽然从此前的一系列信息来看,此次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是预料中的事情,但是中央部委公开部门预算的意义在于清晰地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无论哪个级别的公共预算信息,民众都有知情权”。

2009年广州市财政局将下属的114个政府部门的部门预算在网上全部公开,成为第一个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的政府,随后上海等地也提出不同层次的预算公开的要求。

2009年年底,国家审计署表示,要力争在两三年内使所有中央部门的预算向社会公开,这是国务院相关负责部门首次为公开中央部门预算列出时间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都要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并谈到,在明年向人大报告预算时,要报告政府的基本建设情况和政府行政开支情况。

从2009年年底到2010年初,财政部酝酿并最终印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部门预算公开。

吴君亮认为,现在的部门预算公开已经成为燎原之势,此次四部委率先公开部门预算的带动作用非常强,他预计绝大部分中央部委的部门预算都会公开出来。

可望更完善

但是此次四部委公布的部门预算仍然被专家批评为看不懂。从四部委公布的数据来看,在公众所关注的资金支出方面,都只笼统地公布了使用的方向,而公众无法看到其具体的用途。

吴君亮说,这些部委的部门预算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待完善,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做了什么事情以及怎么花的都无法从这里面看出来。

此前财政部发言人戴柏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一方面是政府预算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部分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并不是专门从事财政工作,更重要的是,中央财政总预算是各部门报送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更细的数据主要在各部门的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中体现,社会公众关注的内容可能并不能从中央财政总预算中读到。

将改革收支分类

而当前部门预算不够细化也和中国现行的对政府收支分类方法有关。现行政府收支分类方法是在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之后确定的,科目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的各项职能活动,如教育、国防、农业和社会保障等支出,这也是现行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公众所能看到的预算的编制方法。

戴柏华表示,近年来,财政部正在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预算科目按支出功能和经济分类设置,以清晰反映政府支出用到了哪些方面,如教育、科技等。据本报记者了解,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设置支出经济类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做的一种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明细反映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是付了人员工资、会议费,还是买了办公设备等。


相关文章
  • ·中央部委开启预算公开大幕 将改革收支分类
  • ·财政部跟进 中央部委打开预算“匣子”
  • ·[图文]中央部委争上官网晒账本 信息公开成常识
  • ·国土部等中央部委晒账本 部门公开大幕初启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