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回升 购房意愿仍低迷
发布时间:2010-1-6 18:59:03
 
文章内容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6日下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5.9点,环比回升21.8点,同比上升6.5点。其中,消费者评价指数为113.6点,较上季度上升6.9点,同比大幅上扬17.8点。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18.2点,环比上升6.2点,同比上涨25.7点。各项指数都首次达到了调查期的最高点。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指出,造成2009年第四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上涨的原因在于:我国和上海保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扩内需和保民生等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已经显现,上海经济的V型走势已十分明显。目前应保持有关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使经济和民生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为此,徐国祥教授建议:一是由于上海高度外向型、投资拉动型、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因此要加快上海市经济方式转变的步伐,进一步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和可测度的指标评价体系。

  二是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率。当然,上海目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但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应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有效地提高居民的收入,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三是要千方百计地关心民生问题,对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市民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提出系统的配套改革方案及相关政策和措施。

  消费者延续着去年第三季度的购房低迷期,第四季度上海市消费者购房意愿指数为55.3点,环比微升5.3点,购房时机预期指数60.8点,比上期上涨了7.6点。两项指数都没有达到中性值100点,说明消费者对目前楼市高昂的房价非常不满意,充满了悲观情绪。

  在第四季度的被访者中,有11.2%认为当前购房时机“好”,环比增加了0.7个百分点;认为时机“不好”的占有55.9%,比上期下降了4.6个百分点。有52.2%的人对未来半年的购房时机不看好,环比下降了5.4个百分点。

  调查表明,60.5%的消费者对政府“房地产调控”工作投了不满意票,但消费者的评价指数相比第三季度上升了7.5点。本季度上海开始试推广经济适用房,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得到了社会认可,这是评价上升的原因之一。此外上海还积极扩大土地供应量,缓解供需矛盾,撤销对二手房营业税的优惠,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

  徐国祥教授指出,目前政府调控政策初见成效,楼市从过热转入到观望期,出现了成交量萎缩现象,但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下跌,老百姓对未来房价的下跌持有信心,保持了谨慎乐观态度。

[责任编辑:xcwang]


相关文章
  • ·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回升 购房意愿仍低迷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