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抄底海外资源 民企挑战海外生存
发布时间:2010-1-3 12:41:15
 
文章内容

川企四处掘金

东北边陲成为中国企业分享俄罗斯丰富资源的“跳板”,西南内地的矿业投资者也没闲着,他们的目标是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甚至更遥远的非洲。

2009年11月中旬,四川汉龙矿业公司以2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钼矿公司51%股权一案,正式获得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批准。汉龙矿业为四川“传奇富豪”刘汉、刘沧龙这对堂兄弟控制的汉龙集团所有。

四川省工商联矿业商会秘书长唐荣近称,钼矿属于稀有金属,此次汉龙集团投资收购的世界级大型钼铜伴生矿项目投产后,年矿石处理能力可达2000万吨,年产2400万磅钼精矿和2700万磅铜精矿,将在25年内满足世界市场每年5%的需求量。收购成功,无疑将为汉龙集团带来巨大收益。

唐荣近说,金融危机令国际资源产品市场不景气,现在正是进入海外矿业抄底的好时机。该商会有14家下属企业正在海外投资买矿。

2009年3月中旬,四川开元集团收购的老挝“甘蒙和沙湾拿吉钾盐矿”项目进入详细勘察阶段,预计这个面积达194.8平方公里的钾盐矿,氯化钾储量高达3亿吨,一年后可望投入生产。

同样是在老挝,四川启明星公司一期投资800万美元的铝矿项目,川威集团、成都川西实业公司等分别投资的铁矿项目都在加紧施工。在越南,来自四川的投资商正积极参与铅锌及铜矿的开发。

早在 2008年1月,四川金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菲律宾工业巨头HPT签约,HPT拿出名下三个最大的镍矿,与金广实业共同投资3亿美元开发,由后者占51%的控股地位。

四川省商务厅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省内共有150多家注册境外投资企业,其中1/3选择了出国寻矿。除了澳大利亚和非洲外,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的东南亚诸国,也是四川企业较多选择的投资目的地。

海外生存的困惑

但无论在经常冰天雪地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还是在终年炎热多雨的东南亚,不熟悉当地市场和投资环境的一些中国企业,仍不免吃尽苦头。

唐荣近称,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局不太稳定,市场规则多变,附加条件较多,投资环境比不上澳洲,甚至某种程度上还不如非洲,中国企业前去投资不可预见的成本可能更高。

正在老挝投资开发钾盐矿的四川开元集团董事长赵思俭承认,项目刚开始洽谈时,他们是两眼一抹黑,光是提交开矿申请前就准备足足一年。

而据黑龙江省商务厅对俄合作处人士分析,就矿业而言,俄罗斯投资环境不佳主要表现在:一是俄方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目前仍无一部完整的矿业法典,在已修订的《地下资源法》中,矿权(许可证)的转让依然受限;二是俄方竞标不规范,缺乏透明度,暗箱操作严重;三是俄方办理劳务许可证手续繁杂,时间长,收费高,使合作项目进展受影响。

他们提醒黑龙江省及国内企业,赴俄投资与国内投资不同,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投资者除了要进行详尽的技术、财务、商务和法律尽职调查之外,还要对投资国的文化、风俗、宗教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社区情况做深入了解,缺少任何一个环节的调查和评估,都有可能给项目运作带来致命的风险。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教授姜振军说,俄罗斯国内政策多变,以对木材出口政策调整为例,目前俄政府不但提高关税限制原木出口,对简单加工后的锯材出口也处处设限,一些实力较小的企业难以生存。

他还说,俄地方政府官员办事效率不高且贪腐成风,确实让中国商人感到头疼,一些兴冲冲与俄方签订投资协议、投入可观资金的中资企业,包括知名大企业,也相继出现纠纷,甚至闹上法庭。

黑龙江最大的对俄机电贸易商东宁华信集团董事长李德民称,“有抱负的国内企业早晚要走出去,要更多看到有利的一面,畏首畏尾,只会贻误战机。”如何判断海外生存环境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头等大事。

[责任编辑:appleli]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抄底海外资源 民企挑战海外生存
  • ·10亿抄底海外矿产 紫金矿业迎来并购好时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