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15日,完成1002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1.3%,较上年同期增长17.2%
本报讯 到12月15日,重庆市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完成1002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1.3%,较上年同期增长17.2%。
该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在今年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财政既要面临减收与增支的双重压力,又要承担起保民生和促发展的双重任务,能够提前完成年初预算目标实属不易。
近一年来,重庆财政对经济进行适应性调控,措施得力,保障及时,力促经济回暖。
在促生产、稳就业方面,重庆财政足额兑现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就达82.2亿元,为企业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创造了条件;出口退税30亿元,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筹集资金16亿元,支持汽摩、装备、金融等支柱产业和信息、风电等新兴产业发展;及时拨付提振经济专项资金5亿元;安排贷款贴息1.5亿元,引导金融机构为800多户中小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73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通过调整企业社会保障缴费率、停征煤炭调节基金、取消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减轻企业负担37.4亿元;落实资金7亿元,设立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金,实施待岗培训和困难企业稳岗等就业补贴。
在支出方面,截至11月底,该市财政支出累计878.4亿元,同比增长23.4%,既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走势,同时重点向民生倾斜,教育、文化、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方面的支出增幅都高于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民生支出占到一般预算支出的50.8%。特别是该市许多惠民政策都走在全国前列,如在全国率先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农村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阶段的生均定额补助提前一年达到国家标准,在全国率先将国企“双解”人员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保。明年,这个群体的人员还将在全国率先办理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