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国际金融报:中国经济已明新方向
发布时间:2009-12-7 11:44:26
 
文章内容

  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终于召开。此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会”——“紧缩信号”预期已不存在,稳定仍将是大方向,提高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提法则被理解为是部分政策的“微调”

  ●最大悬念:

  政策“进退”谨守“中庸”

  “政策紧缩信号”预期基本已被彻底扑灭。一周前被称为“定调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样的官方言论已经被各界认同:“明年政策紧缩”基本已被排除。同时,2010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无悬念,稳定仍旧被确定为大方向。

  高盛银行中国经济学家乔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预计,官方政策立场不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重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他们希望传递出宏观政策仍将保持稳定的信号。我认为此次会议可能会保留调控通胀预期的内容,但不一定会明确地提及资产价格通胀风险。”乔虹说。

  另据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的观点称:“明年的宏观政策要转弯但不要转急弯,财政政策仍要积极,但货币政策要慢慢转向中性,为结构的调整服务。”

  ●最大难题:

  货币调控“知易行难”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认为,2009年国家财政以及商业银行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支出计划,收到支持的项目将在今年继续需要资金配置。而另一部分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或将在2010年发端,以提升经济恢复速度。“从需求分析,未来的新增贷款或将超过5万亿元,甚至超过外资投行所估计的7万亿元。”

  但是,北京的分析人士从货币供给一方的角度分析时,结论却又有不同。由于2009年的经济恢复速度尚且令人满意,所以中国决策层将根据经济具体回复速率来决定是否新增贷款。而且2010年的中央政府或许还要肩负起“抑制通货膨胀预期”的责任。面对全国众多在建项目,决策层也要分析哪些应该继续得到资金支持,哪些可以不再需要银行贷款。

  赵锡军在分析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由于今年商业银行已经投放大规模信贷,那么在2010年这些金融机构是否还有能力继续投放大量货币尚未明晰。“商业银行已经背负了来自监管层的压力,比如银行贴近资本充足率红线以及存贷比贴近监管红线等情况,那么有些银行必然收缩贷款。”

  而高水平信贷的衍生问题对于监管层更是难以把握:明年若维持巨量信贷,政府如何监控资金流向。已经不止有一位研究者批评2009年的资金大量潜伏进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中国资产价格飙升以及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而一些实体行业却由于缺乏资金所需要的“长期投资回报”而被冷落。赵锡军告诉记者:“为防止资金再次流向虚拟经济,项目管理者和资金管理者都应该着力监管资金的使用问题。”

  ●最新方向:

  结构调整“未来大戏”

  除却货币政策,被看作重头戏的便是经济结构调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明年我国的经济工作重点应该是调结构,这里的结构不仅是产业结构,还是‘大结构’——除了产业结构外,还有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和经济结构。只有这个目标明确了,其他的政策选择就好办了。因此明年财政政策应该唱主角,财政制度本身、财政支出结构都要优化。”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产业经济学系教授郁义鸿针对出口领域的结构调整认为,现在已经到规划调整的时机。“虽然短期内很难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局面,但提高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是大势所趋。”他认为,可考虑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的作用,“它应该为实体经济转型服务”,“应该花一些钱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引进先进的技术”。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不宜再提“保增长”,对于明年来说,经济结构的调整应该是重头戏。在经济基本增长速度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应该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特别是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我们最终消费率越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就越不足,收入分配问题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改善。


相关文章
  • ·国际金融报:中国经济已明新方向
  • ·第五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五亮点”抢先看
  •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期待金融立法突进
  • ·温家宝: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不利影响并未减弱
  • ·[图文]“一行三会”将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诺奖得主:上海具备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条件
  • ·[图文]沈联涛: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应将上交所上市
  • ·刘铁男:上海最有条件成为国际金融与航运中心
  • ·屠光绍:上海拟立法保障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图文]我国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推进十项改革
  • ·第七届国际金融中心研讨会在沪召开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即将公布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