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中金“内向” 朱云来“开朗”
发布时间:2009-12-1 19:58:28
 
文章内容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本土业务增多,总裁朱云来公开露面和讲话的频率也增加。或许,这是金融危机带给中金和朱云来的机会和变化,也显示出中金顺应市场主动转移侧重点的功力。

中金本土化转型正在细节上不露声色地着实推进,曾被认为带着神秘色彩的朱云来,也开始在更多场合分享他的经济见解和主张。

中金煊赫的历史是这样写就的:由世界顶级投行和中国顶级国有金融机构合资,成为中国首家合资投行,顺利将各大“中字头”国有企业护航到境外上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中国人寿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几乎无一漏单,国内机构无可与其争锋。

但金融危机几乎毁掉好生意,起码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型企业开赴境外市场的动力和活力仍未完全恢复。但中金最近还是做了笔不小的生意,为民生银行发行H股担任承销商,募集363亿港元。中金今年还完成一笔大生意,中国建筑募集资金501.6亿元,中金担任独家主承销商及独家财务顾问。

承销中国建筑,对中金来说还是一项纯本土业务。风雨飘摇的境外市场让中国企业望而却步。中金还是找到很多不错的生意,这家券商龙头企业迅速调整业务重心。

作为财务顾问,中金近一年来促成多项交易。资产管理方面,10月10日,“中金基金优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获准发行,使中金成为集合理财产品线最全面的券商之一。年金管理方面,中金也有大单——中国海运集团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

中金本土化转型的另一措施是扩张经纪业务。据报道,中金计划在广州、杭州、南京、厦门、重庆等地建立营业网点。从中金网站公布的组织结构看,目前中金在内地只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设有营业部。

中金的内向型发展越来越快,朱云来也越来越“开朗”。2000年初,朱云来成为中金常务董事。据当时媒体的描述,朱云来不仅不愿和记者交换名片,甚至不肯承认自己的姓氏。近两三年来,在许多大型公开场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会议间隙还可以跟他聊上几句。

中金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大型国企奔赴境外上市,而这些国企大都是垄断行业的龙头企业。对于行业垄断,朱云来的看法很“市场化”:“有一些大型企业确实也因为有行业垄断因素的存在,降低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应该依靠民企的发展来调整行业的政策,鼓励民间投资。”

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朱云来在回答关于“国进民退”的提问时说,国企发展有其合理性,代表国企改革提高效率的部分,而“民企有广阔的天地”。

朱云来认为中国经济结构需要调整,要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促进消费的四项建议中,第一项便是“应该考虑到行业的垄断和管制”。

对于金融扩张,朱云来保持冷静:“中国的金融并不需要加杠杆化。目前国内的投资还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政府的商业动机和商业敏感性是不高的。现在,要把钱放到老百姓手里,让他自己去花——他想买什么,而不是别人替他去花这个钱。”

CBN摄影记者/任玉明 王晓东

[责任编辑:benlai]


相关文章
  • ·中金“内向” 朱云来“开朗”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