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企业“走出去”:等待金融机构加快步伐
发布时间:2009-12-1 19:57:07
 
文章内容

企业走出去不可避免地面临汇兑风险。而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去东南亚投资则更是“两面夹击”,因为不少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近年对美元的汇率呈贬值趋势。比如,今年6月底,1美元兑换16500越南盾,而到11月30日,1美元可以兑换17930越南盾。

由于中国法定货币人民币和越南法定货币越南盾均不可自由兑换,在越南当地投资的企业在进行海外采购及利润分配返回国内时,需要将日常生产经营使用的越南盾首先兑换为美元(需经越南国内有关部门批准),海外采购时直接支付美元,利润分配返回国内则需将美元再次兑换为人民币。

新希望集团副总裁王航这样表达企业当前的矛盾心态:“大家都想把钱换成人民币,等人民币升值之后再换成外币。但是现在又是一个快速占领外部市场的机会。”

“对外投资受到的汇率风险非常大。”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代云对CBN表示,新希望在东南亚投资要使用当地货币,每个企业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汇兑损失,近一成的净利润被蚕食。“我们也希望中国政府和银行给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一些减少汇兑损失的金融服务。”

黄代云介绍,这么多年来,新希望在海外的金融服务主要来自于国外银行,国内银行很少;国内银行在东南亚的分支机构很少,只在首都等大城市有分支,向下的延伸不够,难以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他认为现在是国内金融机构去海外攻城略地的好时机。他同时建议,走出去的金融机构,应该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配套服务。“这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跟很多银行都谈,但可能还受到一些限制,成效不大。”

“此外,希望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能够针对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一些政策性金融支持。不仅是资金上的倾斜,还需要在利率等方面进行支持。”

“另一个问题是资本项下的资金汇出程序麻烦,时间长、手续多。”黄代云建议,有关部门可以简化民营企业自身的资金汇出手续。他还希望国家的使领馆对走出去的企业及时地提供一些行业信息,以及对所在国的国家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信息,减少企业投资失误。

在这些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王航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企业家的价值在全世界是一样的,最关键的看你能不能把身边的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除了国内银行,可以找国外银行,只要你的商业模式靠谱,并有规范的融资结构。”王航说,当然,国内金融机构给予初期扶持,能够为企业增加信用,使它能够更好地去联系境外的金融资源。

[责任编辑:benlai]


相关文章
  • ·企业“走出去”:等待金融机构加快步伐
  • ·新会计准则:力助企业“走出去”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