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沧源县李晓云等大学新生出现在红云红河爱心助学金资助公示名单上,三日的公示期满后,将由红云红河爱心助学金沧源县管理委员会(县兴边富民办公室)予以资助。这是红云红河日前与沧源县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的项目之一——在沧源实施资助应届贫困大学生项目。
前不久,红云红河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签订对口帮扶协议,2009-2010年两年期间将对沧源对口帮扶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集团相关人员表示,“兴边富民”计划教育工程首当其冲,因为人民的素质提高了,致富则是水到渠成之事。
据了解,协议共4个帮扶建设项目:协议期间投资160万元兴建两所希望小学,并配置相应的教学教具,逐步帮助改善地方办学条件;由红云红河集团投入资金200万元建设职教中心;投入资金20万元,主要资助应届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本科、专科)的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本科生8000元/人,专科生6000元/人;投保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伤害保险,未来两年,因野生动物肇事而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群众,将获得一定的赔偿。
红云红河集团始终把扶贫、扶困、扶弱支持教育事业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企业责任和使命,400万资金将主要用于“兴边富民”六大工程之一的素质提高工程,从希望小学的建立到职教中心的投入,再到资助贫困大学生,红云红河在沧源县的助教工程,可以说是“小、中、高”三管齐下,为边区的教育事业贡献了一份力。
边境县和特困县都有共同的难题:劳动力素质低、孩子就学难、群众生活基础设施差。红云红河团针对这些难点,制定了重点扶贫计划,采取“智力”扶贫思路,这也是为什么希望小学与建设职教中心成为红云红河对口帮扶沧源县协议的重要内容。希望小学是解决孩子就学难的有效举措,而职教中心,一方面为初高中毕业的学生提供了就学的方向,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边境县(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职教中心的建立为全国贫困边区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贫困边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途径。
自2005“兴边富民工程”启动以来,集团分别与镇康、富宁、巧家、会泽等多个贫困县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整村推进”、“希望小学”、“红云爱心助学”等一系列为贫困地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如今,红云红河正式与沧源签订协议,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未来的两年里,红云红河会以其企业公民的形象继续服务于民,为沧源县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本着“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为沧源县百姓的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