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央企可能中止衍生品合同 六大投行集体沉默
发布时间:2009-9-1 18:49:56
 
文章内容

亏损央企或可中止衍生品合同。据有关媒体报道,8月下旬,六家大型外资银行和投行收到来自国资委的一封法律函,该函称国资委下属部分央企将对此前与外资投行签订的大宗商品挂钩产品保留不付款的权利。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国资委并未就此事发表看法。消息中所称的六大投行也未对消息作出正面回应,均选择了“集体沉默”的方式。

套保合同被指“不公正”

事实上,央企投资金融衍生品一直处于“亏多赚少”的局面中。东航与瑞信、花旗、美林、德银、瑞银、高盛及摩根士坦利签订了航油套保合约,国航与高盛,中远远洋与德意志银行,所签订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亏损达数百亿元,从而为人所诟病,更引发信息不对称、合同过于复杂等质疑。不过,外资行与央企签订的此类场外衍生品套保合同一般是通过香港业务部门,仲裁地点一般为香港或新加坡,如果诉诸法律,外资银行未必处于劣势。

投行们会接受国资委的要求,还是奋起反击提出仲裁?记者就此联系了六大投资银行的亚太区总部以求证消息的来源及其应对措施。但摩根大通张华表示,公司目前不适合评论此消息;美林银行Rob则表示根据公司政策,无法评论此事;瑞银亚太区的JoannaSin说自己未获悉这一消息,也不清楚公司有没有得到这个消息;摩根士坦利、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也均未回应此事。

国资委逐步强化监管

自从去年的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以来,央企投资金融衍生品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初,在国资委官网上就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工作暨产权交易机构工作会议”的消息。在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李伟透露说,目前有28家央企在做金融衍生品业务,亏损居多。他同时表示,在28家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央企中,部分开展此项业务的企业并未得到批准。因此,今年之内,国资委将对央企投资金融领域的总体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在摸底调查后,国资委将会出台相关政策建议。

仅仅相隔两月后,国资委再度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实现稳健经营。从一开始的“苦口婆心”地规劝,到之后“痛定思痛”的行动,国资委也用实际行动表明了监管部门的态度。

相关新闻:

多家央企炒衍生品 国资委不满巨亏发函投行

炒衍生品巨亏 央企欲“赖账”

央企衍生品法律函事件“罗生门”

国资委强硬表态 欲单方面中止央企衍生品合同

深交所发新规:衍生品损失超过1000万要披露

[责任编辑:pljcpeng]


相关文章
  • ·央企可能中止衍生品合同 六大投行集体沉默
  • ·[图文]2点播报:权重股集体沉默 热点板块纷纷回落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