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专家表示,想要规避风险,减持美国国债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措施,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如何找到更好的外汇储备管理方式。
昨日,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TIC)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764亿美元,较5月减持251亿美元。这也是我国一年来对美债最大规模的减持。
目前中国仍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国。其次是日本,总值为7118亿美元,英国为第三大持有国,规模达2140亿美元。
增持或减持,专家仍存争议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博士认为,货币当局主动减持美国国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如果政府继续大量投资美元资产的话,长期看会造成我国的外汇储备缩水,对国民财富带来冲击。
张明表示,当增发国债的传统渠道不足以为这些负债融资时,美国政府将面临通过制造通胀与美元贬值来缓解债务负担的强大压力。一旦美国政府走上印刷钞票、制造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道路,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以及其他美元资产将面临价值严重缩水的风险。
但是也有专家持不同的观点。一商业银行外汇专家表示,6月份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属于正常的市场操作,不具有趋势性。从长远来看,外汇收入大部分还应当由美元资产构成。
上述外汇专家表示,美国在短期内出现通胀的可能性不大,而美元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足够的竞争力,甚至还有上涨的可能性。投资美国国债仍然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投资方式。
美国财政部数据统计显示,4月份中国曾减持美国国债44亿美元。尽管中国对美国国债有所减持,但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短短一年内,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2413亿美元。
人民大学证券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国债仍是中国外汇投资的主要方向,因为除了美国国债之外,巨额外汇储备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更为安全稳妥的投资渠道。
减持或可行,多元化更重要
上述外汇专家表示,想要规避风险,减持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措施,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如何找到更好的管理外汇储备的方式。
央行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
张明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投资方向应该将购买美国国债和股权投资相结合。但目前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障碍,美国对外资并购其金融机构规制非常严格,而且在政治上有抵触。
赵锡军则表示,投资多元化还应当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资源或者趁低吸纳原油和大宗商品。除此之外,中国储备丰厚,可以向急需外部融资的国家提供美元贷款,让它们在中国发行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然后以人民币向中国央行购买美元,此举可以降低中国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但这种方法,前提是中国必须建立完善的远期外汇市场.
对此,上述商业银行外汇专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说,从产品种类选择看,大宗商品等本身价格波动比较大,安全性较差。此外,从流动性看,大宗商品显然不及美国国债。购买石油目前可能是个好时机,但是石油价格波动同样很大,资产安全性无法保证,所以投资石油也未必合适。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除中国外,包括石油输出国、俄罗斯也分别减持了19亿美元和46亿美元。另外,日本增持了346亿美元,英国、巴西分别增持了502亿美元和127亿美元。
[责任编辑:sherry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