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上半年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 主投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09-8-10 19:10:03
 
文章内容

  同比增长32.8%,增幅“西高东低”;其中中小企业贷款新增2.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4.1%

  中国银监会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元,同比增幅为32.8%。在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贷款投向结构总体上体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信贷风险稳中有降。

  增幅“西高东低”

  中国银监会昨天对外披露,上半年银行信贷的投放增幅西高东低,经济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资源分配失衡情况得到改善。

  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元,同比增幅为32.8%。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6月末贷款同比增幅最高的五省份中,西部就有4个,分别为重庆、广西、内蒙古和四川。

  不过,尽管上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但贷款增加量最多的前五个省份仍然是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和山东。

  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

  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行业,与民生密切相关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增幅高于平均水平。

  统计显示,上半年银行对三大基础设施行业的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为1.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的51.6%。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新增8921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新增5249亿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新增1807亿元。

  统计显示,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4.1%,比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高1.5个百分点。

  统计还显示,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明显增多。6月末,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4.4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50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920亿元。“个人消费贷款明显增多的原因,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增加较多。此外,汽车贷款也出现了较快增长。”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票据融资占比逐月下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票据融资在银行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在逐月下降,6月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仅占1%,票据案件高发态势得到遏制。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说,针对年初票据融资爆发性增长,银监会加大了对票据融资业务的检查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根据要求展开自查自纠和风险排查,票据融资高增长态势明显减缓。

  据介绍,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的占比,已从1月份的40%逐月下降到6月份的1%。与此同时,票据案件的高发态势也已得到遏制。

  在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保持了“双降”。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208亿元,比年初下降42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比年初下降0.64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dibizhao]


相关文章
  • ·上半年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 主投基础设施
  • ·四大行上半年新增贷款约3.2万亿 放贷节奏减缓
  • ·上半年新增贷款7.37万亿 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 ·央行:上半年新增贷款已达7万亿元
  • ·上半年新增开户逾百万新基民跑步入市
  • ·中国与哥伦比亚签署基础设施合作谅解备忘录
  • ·新增28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全面启动
  • ·保险资金将以多种方式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 ·广东投127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工行上半年新增贷款近七成被用于中小企业
  • ·上半年新增股票账户926万
  • ·国家发改委发布:加快生猪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