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专家解读4月经济数据:再次降息空间已出现
发布时间:2009-5-16 16:50:07
 
文章内容

近日,一连串重要经济数据公布,4月份CPI同比下降1.5%;PPI同比下降6.6%;当月新增信贷5918亿,大大低于一季度平均水平。针对这些数据,有研究机构提出,今年首次降息的可能已出现。

信贷增长渐归正常

相比今年一季度创下的4.58万亿元(月均1.5万亿)的信贷增长天量,四月份新增信贷数据下降明显,不过,这一数字仍创下了近年同期新高。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这是信贷增长的正常回归。“这个数字在我们的预期之内,此前我们预测这一数字在6000亿左右。”摩根大通的一位分析师称,随着商业银行前期放贷冲动的逐渐减弱,信贷增长也将逐步恢复“正常”,在今年剩余时间内都会呈现放缓趋势。一家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则表示,银行信贷的增减有其自身规律,通常一季度都会是一个放贷高峰期,主要包括去年下半年的一些信贷项目的集中投放,以及政府新开工项目多,需要投放的资金也多等因素。当一季度信贷投放创下天量后,在全年任务完成大半的基础之上,银行将会对贷款节奏适当加以控制,这就使得信贷增速会逐渐放缓。

对此,央行也表示,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不过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

储蓄吸引力增加

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分析认为,中国包括CPI在内的3个物价指标均已呈负增长。鉴于去年商品价格创下的高位,预计今年上半年商品价格同比涨幅还会有进一步下滑。但由于内需开始反弹,部分主要进口原材料(原油、铁矿石等)价格已回稳,出现通缩的风险较低。同时,在实体经济复苏之前,通胀威胁也是较低的。由此,随着商品价格的走低,实质利率大幅飙升,这增加了对储蓄的吸引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仍然主张继续降息,以降低家庭贷款利率,从而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在二、三季度持续逐步回暖”。

上述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中国央行近期的表态都显示出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银行体系保持充裕的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如果在未来几个月贸易顺差持续下降、信贷增长持续放缓,那么降息空间将可能出现,潜在时机会是在二季度中期。(刘薇)

 

[责任编辑:azurezeng]


相关文章
  • ·专家解读4月经济数据:再次降息空间已出现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