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央行拟推TAF防备流动性“急症”
发布时间:2008-11-18 17:38:50
 
文章内容

11月17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灵活、适度调整政策操作,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而为了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央行将适时适度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密切关注银行体系流动性分布结构变化,并且充分运用TAF等工具对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TAF等工具登场

TAF(定期拍卖工具)源于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的一项创新,即在该项目下,美联储将在主要贴现窗口下向合资格存储机构出借抵押贷款,此时的贷款利率(贴现率)则由拍卖过程确定。

次贷危机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生死攸关。尽管中国还没有出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枯竭“急症”,但今年9月底到10月中国货币市场亦出现局部的流动性紧张。

其主要原因是9月15日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后,部分外资银行母行一度出现流动性紧张局面, 这引发了市场对在华外资行流动性的极度担忧,很多中资行迅速压缩了对外资行的拆借额度。

“一方面是担心他们会受到母行牵连,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证自己的流动性,所以对外资行的拆借基本全部拒绝了,不管他们的实际情况到底是否如此。”一家股份制银行资金部人士说。

这给部分外资行造成极大的流动性压力。在存贷比大多超过100%的情况下,外资行在第三季度不得不砍掉贷款。

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显示,前三个季度国有商业银行融出资金量有所减少,外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较上年同期减少。

这亦引起监管高度重视。前一段时间央行曾召集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召开了一个旨在保证国内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的会议,讨论推出的工具就包括TAF。

事实上,国内外形势逐步发生变化已促使我国宏观政策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开始进行了较大调整。

央行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

不过,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并日益加重。

央行分析,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宏观调控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

而价格形势及其变化须高度关注。当前经济中既存在可能引起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也有价格出现持续回落的可能。

下一阶段,央行表示将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除了上文提到的提供流动性支持政策外,还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启动保障经济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加强国际协作,应对金融危机的不确定冲击。

其二要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指导政策性银行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及农副产品收购的资金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对中央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贷款,继续扩大信贷投放。

其三要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还要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最后还要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加强对外投资的风险提示和监管,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责任编辑:jbyao]


相关文章
  • ·央行拟推TAF防备流动性“急症”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