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中国经济明年或软着陆 企业盈利不会大改观
发布时间:2008-11-15 22:41:31
 
文章内容

中国经济明年将实现软着陆

本报记者 王真 武岩生

从对经济过热的担忧到现在努力应对金融危机,不断出台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乱花迷眼。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已发生快速转变,眼下中国经济经济究竟在这次危机中受到了怎样的伤害,又会走出怎样的轨迹?昨日,部分权威专家学者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出场专家:

花旗集团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黄益平

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 刘二飞

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兼总裁 李一

观点一:明年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可能比较严峻,但明年实现经济增长软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大,预计在2009年和2010年中国经济可能还会保持8%-9%的增长速度。

相对乐观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经济疲软中还有相对稳定的因素;第二是我们相信政府有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来保增长。而近期的一系列政策也已经取得了预期中的效果。

具体来看,如果用支出法的角度分析GDP,一般分成三方面:净出口、消费和投资。目前这三个方面虽都在不断疲软,但内含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10月份进出口数据已公布,增长速度依然强劲,不可否认这个增长速度在大幅度下降,而且下一步可能还要下降。因为美国经济衰退起码要延续到明年年中的时候,意味着外部需求市场仍然是很不乐观。但我国的出口当中也有相对比较稳定的部分,即一些低附加值的相对比较廉价的产品。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市场对这部分产品的需求反而变得相对稳定。

第二看消费增长,刚刚公布10月份社会零售总额上升了22%以上,实际的增长大概在18%左右,在当前的形势下已经很不容易。目前汽车、房地产、名牌产品情况不乐观,因为每当消费下降时,这类产品往往会大幅下降,它们的收入弹性远高于其它的产品。但在基本产品消费方面,下降幅度并不大,仍然是消费增长中较稳定部分。

另外投资下降过快的局面有望得到遏止,近期一系列巨额投资计划可使未来的投资速度也保持相对稳定。

观点二:宏调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

财政与货币政策已经双双转身。先是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9月份、10月份六周减息三次。另外,财政政策手笔更大,例如近期4万亿的财政投资计划项目,其总额可能相当于2009年GDP的12%。保守地说,这样的额度投下去,可能占到GDP每年投资的5%左右,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很大推动作用。

此外,今年世界各国都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但中国没有出现类似情况。比较充裕的流动性可能会成为支持我们下一步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资源。尤其是银行方面,目前国内银行的总存款占GDP的比例不高,贷款占存款的比例只有60%,存款保证金的比例在16%以上。这意味着其实还有大量的流动性可以运用。

观点三:企业盈利可能“硬着陆”

总体来看,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较慢,但最终相对比较稳定的经济因素加上政府强力干预,经济保持8%-9%的增长速度前景依然乐观。

不过,从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分析,作用于企业的不利因素短期内不会消失,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会出现大的改观,预计企业的盈利很可能是“硬着陆”。这对于关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值得进一步警惕。

[责任编辑:cyliaxi]


相关文章
  • ·解析5月PMI指数: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回升势头
  • ·中国经济有望年底取代日本晋身全球第二
  • ·专家:中国经济将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复苏
  • ·统计局:对中国经济数据质疑报告缺乏论据
  • ·中国经济面临不确定性 企稳回升尚需时日
  • ·摩根大通:“中国经济已在全球率先复苏”
  • ·内需带动中国经济缓步上升 回升基础不牢
  • ·解读4月中国经济数据:经济向好 尚需巩固
  • ·大摩亚洲区主席:中国经济走势可能接近W型
  • ·龚方雄:中国经济已处V型反弹阶段
  • ·[图文]沈联涛:危机后中国经济或复苏最快
  • ·姚景源:中国经济持续下行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