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发改委副主任:加大社保投入 刺激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08-11-9 0:27:22
 
文章内容

11月6日,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三届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表示,加大对社保的财政投入,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这是启动国内需求的重要因素。

王金祥认为,目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式使得撬动国内消费需求显得十分迫切。而无论是从二战中等待复苏的西欧,还是当初陷入经济衰退泥淖的日本,都将加大社保投入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比例的投资所带动的国内需求,消费则相对不足。王金祥认为造成目前过度依赖投资、消费不足的最大原因,是农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不足。而社保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消费结构的转型。

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也在会上明确了在未来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保的投入。他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07年,各级财政共安排社会保障支出1.9万亿元,年均增长19.4%。仅在2008年,中国政府预算安排的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就达到了6684亿元,比2007年增长1288亿元。这些支出还不包括对卫生领域的投入。

本报记者此前获悉,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投资司牵头举行了一个商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会议。此次会议透露的信息是,在这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将会有60%投入民生领域,包括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

丁学东强调,应该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应该逐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重,重点用于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逐步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水平。

由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完成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报告》主张中国的社保发展战略应该分三步走。一是确保全口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在三步走战略的目标年份即2012年、2020年、2049年,应不低于7%、15%、25%;确保现口径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前述三个年份分别不低于15%、20%、30%。

而目前,按照现口径统计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占财政支出为1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认为,要在全国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统一制度,其中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尤其是城镇养老保险应该在3-5年内实现省级统筹,长期目标是全国统筹。

这项目标的达成取决于如何有效地筹措社会保险资金。何平认为,在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的保险资金中,财政资金将起到“兜底”的作用。

当日,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表示,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加,2007年财政收入达5.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0.8%。“这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为了建立社会保障筹资机制,丁学东认为应该继续通过一般预算收入和国有资产收益划转等方式逐步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此外,他主张应该明晰财权、事权,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分担机制。

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则表示,中国政府从2001年开始进行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将适时在全国普遍推开。对做实个人账户后积累的基金,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投资运营管理办法,努力实现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责任编辑:jbyao]


相关文章
  • ·李克强:加快安居工程建设 改善经济发展
  • ·刘兴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服务经济发展需要
  • ·国资委监事会主席:股市稳定与否事关经济发展全局
  • ·发改委副主任解读长三角与珠三角发展异同
  • ·愈是艰难愈向前——中国经济发展述评
  • ·国务院正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措施
  • ·国务院确定9项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 ·发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是好的
  • ·穆虹: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信心是有根据的
  • ·发改委副主任:加大社保投入 刺激经济发展
  • ·广东经济发展形式严峻 1至8月万户企业亏损
  • ·北京划六大功能区 助推奥运后经济发展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