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11月开始,市场震荡加剧,温柔的中小板高管们刘增禄突然加大减持力度,并于今年1月创出自2009年以来减持新高。而即将到来的2月,不但有日益增加的大小非减持,随之而来的还有创业板首发机构配售股的集体解禁,这些会不会给本已不平静的市场带来更多的不安?
钱袋只要不收紧,减持压力就不可怕
限售股的解禁流通并不意味着会被立即减持,但解禁后的减持预期和权利是确定的,只要没有彻底在市场全流通,他带来的压力就像股资者头顶的“悬河”,总有一天会倾倒在市场上。
在2009年,宽裕的流动性造就了大盘近80%的涨幅,这让在2009年解禁的大小非们有所惜售,据Wind咨讯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减持数据显示,解禁的7086.78亿股股份仅有96.03亿股被减持,而在大宗交易市场减持的也仅64.6亿股(减持的个股有些可能是前几年的解禁股,姑且算成当年解禁股计算),二项合计,减持量只占当年解禁数量的2.27%,如此少的减持量,对于流动性严重泛滥的2009年而言只是“毛毛雨”。事实上,表1的统计数据证明这种结论,数据显示,自2009年初至今年1月,相对较大的月减持量对当月大盘走势影响其实甚微,甚至还出现在大规模减持的月度,市场反而出现不错的上涨。
钱袋收紧,中小企业加速套现
正是由于去年行情的回暖,有不少上市公司股价超过历史高位,中小板涨幅尤大,在“利”字当头的资本市场,逢高兑现收益是中小板公司股东中绝大多数的初衷,虽然去年持续上涨的局面让其有所惜售,但自去年四季度政府开始收紧流动性以来,中小板公司开始出现大幅减持迹象。而仅从今年1月数据来看,合计63.44亿元的A股市场减持股份中,中小板公司就减持了23.01亿元。同时,还可看到,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A股市场中被不同幅度减持的302家公司中,被减持次数在4次以上的公司共有39家,而这些公司中就有13家公司是中小板公司,1/3的占比远大于全部中小板公司占A股的比例。
创业板、绩差股需谨慎
2月1日,创业板首批上市的公司将迎来集中解禁,解禁股份合计约1.22亿股,解禁股份市值约53亿元。作为估值最高的板块,创业板已成为近期市场回调过程中的重灾区,如期而至的解禁潮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其波动的风险。
数据显示,创业板首批股票上市首日参与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不足5%。由此推断,作为价值投资的代表,基金等机构对于估值过高的创业板持有意愿不高。随着政策调控加紧,市场波动逐渐加大,创业板的高风险加大了回调风险,这很可能促使部分配售机构获利了结。
同样,如果主板或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业绩不佳,遭套现的机率也会增大,如近3个月被多次减持的华峰氨纶就是典型案例,其在去年12月份就被5个股东减持了14次,从其业绩看,该公司2009年前3个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了65.7%,而其年度业绩预告又显示全年净利润很可能将下降10%~40%。类似公司还有四川美丰等。
因此,在2月份即将解禁的公司中,投资者可回避那些在2009年前3个季度业绩亏损股,而像三毛派神、天润发展、ST联华等6家2009年全年业绩预告亏损的公司(见表3)被减持的预期相对更大。
[责任编辑:parry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