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 预判力
不为市场涨跌所动
高智商、勤奋,受到过很好的职业训练的人也比比皆是,但却仅有极少数的人能够长期战胜市场。这是因为上述的一切只是敲门砖而已,真正成为投资大师需要心理上做到淡定独立。
中国龙资本成立于2003年8月,产品一成立就经历了2年大熊市的考验,期间上证指数破掉千点大关,后又经历了一轮超级大牛市和一轮快速暴跌熊市,该产品就是在这种大起大落中做到了8年复合收益率24.7%。
赵凯认为,一个成功的投资经理必备的素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字“熬”。这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有信心,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当然,这必须要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在确认一家公司确实被低估,并且具有可持续的成长性之后,就应该坚持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在市场波动的时候,必须要坚守着这份执着。
二是要淡定。相信不少新股民和老股民,对于市场都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那就是诱惑很多,所看到的赚钱机会很多,但实际赚到的钱却很少,甚至还亏损。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抓住所有的机会,结果是什么机会也没抓住。事实上,在市场中只是要能把自己看得懂的钱挣到,就非常了不起了。
景林资产董事长蒋锦志认为一个成功的基金经理必备以下四点:首先需要相当水平的知识和足够的阅历,就如国外投资者选择基金经理时,年龄段就是一个选择标准,可能会有基金经理知识储备已经足够,但是阅历却很浅,没有经过市场风雨的考验。
其次情商很重要,作为一个基金经理要去追求预期的回报,但是不能因为明天的市场波动而影响到个人的情绪。这样就要求情绪要稳定,不要带有感情色彩,不能因为个人的偏好,而变得对事物的判断不客观,也不要受别人的情绪的影响,没有经过深入思考而跟随,那投资一定做不好。这个市场是由数千万股民、数千家机构组成,要从人性和理性的角度来判断这些人和机构的行为是否理智,这样就能超然。
其三要有预见性,不光看一两个月的情况,更要判断三五年后的行业的背景、公司的基本面、商业模式会如何,对未来有比较强的洞察力。其实做投资和做企业是一样的,企业家没有做三五年的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当洞察到问题、规划好未来发展,就会做出相应的安排,这样就能把握住未来的机遇,也会避免未来潜在的风险。
其四就是要反复求证,时刻反省自己,当和身边所有的人和事物接触后,你要会思考、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做基金经理要如履薄冰,保持着谨慎、稳健的头脑,当做到这些后,就要做出与众不同的决断,当然做出与众不同的决断是需要勇气的。
刘明达同样强调独立思考,“财富管理者必须做到自己的独立性,就如2007年时,可能投资者闭着眼睛买钢铁股都能赚到钱,但是我们坚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独立性就是对内部价值的深刻认识,如果没有对内部价值的深刻认识,是不可能保持独立性的。事后证明了2007年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今年上半年明达一期收益率为-6.12%,刘明达在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虽然本可以在重仓股上通过几次波段操作就可以抹平指数,但我们仍然坚持重点投资部位岿然不动,只在个别轻仓位股票上进行动态调整引发部分交易。显然,我们在价值投资的路上走得更坚定,其实,傻瓜投资组合的结果已经告诉了我们,取得合理可观的复利回报只是时间迁徙的问题。”
2010年和2011年至今,在大盘处于震荡格局的情况下,明达系列产品分别获得了20%和10%的净收益。深国投·明达信托证券产品从2005年成立至今(2011年8月)取得了307.57%的复合收益率,年复合收益率达30%以上。也就是说,投资者如果在2005年买入100万元的明达产品并持有至今,就获得了307.57万元的超额收益。
马克赛勒尔在《为什么你不能成为和超越巴菲特》中说,投资大师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少见的一项特质: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毫不改投资思路的能力。
“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当股票开始下跌,人们很难坚持承受损失而不抛出股票。市场整体下降时,人们很难决定买进更多股票以使成本摊薄,甚至很难决定将钱再投入股票中。人们不喜欢承受暂时性的痛苦,即便从长远来看会有更好的收益。很少有投资家能应对高回报率所必须经历的短期波动。他们将短期波动等同于风险。这是极不理性的。” 马克赛勒尔写道。
兴趣 责任
金钱只是记分牌
赵凯、蒋锦志和刘明达等这批本土投资人都有与中国证券市场差不多一致的投资经历,在取得一定的成功后,支撑他们继续往下走的是兴趣和责任。他们都记住巴菲特的话,对于挚爱投资的人来说,金钱只是投资游戏的记分牌。
景林资产现在国内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经达到50亿元,属国内私募的第一梯队,但蒋锦志仍旧坚持在投研第一线,每一个工作日是从亲自主持投资晨会开始,如果在外地调研或出差途中,则会尽量调剂时间,通过电话连线来参加晨会交流。
蒋锦志说,“我个人觉得所有成功的企业家,事业起步之初可能与钱有关,事业越长远,钱的动因会越少,最主要的动力来自兴趣、爱好和事业心。一个人最幸运就是兴趣、爱好能和所从事的事业结合起来。做投资心态一定要平和,把赚钱、亏钱当成平常事,投资反而能做得比较好。如果在乎每天的得失、在乎每天市场的波动,则会变得短视。”蒋锦志1992年从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毕业后,历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债与期货部经理、国信证券总裁助理等职。
赵凯是一个绝对的投资管理人,对投资充满了激情与热情。据他身边的同事介绍,“你无论何时何地与他闲聊,他总能与你聊起一些关于投资的故事,并津津乐道于他所看好的行业与公司,而且一聊能聊上好几个小时,不知疲倦,同时也让人受益匪浅。”赵凯现任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裁。经济学硕士,在证券市场摸爬滚打已经17年。
赵凯说,现在做投资管理,并不是出于对金钱的“贪婪”。“尽管说,投资就是为了赚钱,但是整个投资过程也是非常吸引人的,经历多了,就会淡然。赚钱时不膨胀,亏钱时也不恐惧。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严格控制风险,只要把握好了投资过程,才可能稳健的赚钱。享受投资过程中的辛酸与预判,那更是值得珍藏的财富。”
兴趣之外,责任心也使这批优秀的本土投资人坚韧地走下去。蒋锦志说,“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是相当重要的,可能在某个时间段会有所懈怠、厌倦,这个时候就需要毅力、耐心和责任感来支撑我们继续前行。投资者出于对我们的信任,将自己积累的一些财富托付给我们,我们对他们的财富增值和财务自由负有使命。长期持续努力,责任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当事业达到一定规模时,蒋锦志曾经追问过自己,这么一直做下去的动力是什么?他最后内心的回答是,“我自己对财富的消耗是有止境的,但对客户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却是没有止境的。同时爱好与自我价值实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