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 邓海燕
1991年底我进入股市,至今已有18个年头了。要感谢股市,让我获得了财富,还得到了修炼和学习。
记得那时我刚刚毕业,对股市一无所知,年底拿着年终奖就冲进了股市。第一次买股,不懂分析,不懂看图,钱也不多,只好挑便宜的买。当时挑中的是无锡太极,4元多的股票,资金也只够买100股。却想不到这已是阶段高点,买了后就跌,连着跌了好几天,把我给看傻了。好在我抱着原始的想法——千做万做,赔本的生意不做。就这样捂着,过了两个月,终于回到我买进的价格,赶紧卖掉。再次想不到的是,我刚卖掉,它就连着涨停。那时候,我真是郁闷不已。午休的时候,我跟在几个老面孔的后面听听,也算是懂了什么K线图、MACD指标、“金叉”、“死叉”,去图书馆借了本书,终于认识了那些红红绿绿的线,希望从此不再犯错。
以后,我一旦收入有点结余,就扔进股市,赚了就把利润的50%拿出来买衣服或书,亏了就死命地捂着不走。有些股票在手上的日子,都已经过了5周岁“生日”了。这样的稳健投资,虽然是赚的,但是因为太保守,股市中几次大机会,我都没好好抓住,喝了点“肉汤”没有吃到“大肉”。就拿2007年井喷式大牛市来说,我只是非常保守地拿出了五分之一的资金来做股票,涨个5%就赶紧走。结果,忙进忙出看上去很热闹,资金也翻倍了,但得到的利润也不过是给家里添了一套新家电的“蝇头小利”。看看办公室的小王,还是在我的启发下,跟着我做股票的,是我告诉她怎么开户,怎么转账的。但是年轻人胆子大,她把结婚的嫁妆15万元都投了进去,股票涨了好几个涨停板,她才走。在这个大牛市里,她的利润得到了最大化,账户里的资金翻了两倍才出来。
今年我和家人商量,要逐渐改变了胆小谨慎的风格,年初加大了资金的投入。目前在股市上的投入,是我家唯一的风险投资,而且是在心理承受的可控范围。我也要像小王一样,分几步走:三分之一做短线,获利就走;三分之二做长线,等待最佳时机买入。
前几个月,小王对我说,阿姐你以后选股,也和我讲讲是怎么挑选的。我发现你选的几只股票,都很灵的,能跟得上市场的热点,到底是老股民了。哈哈,我们两个新老股民,打算今后互相取长补短,在投资的道路上,共同奔向小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