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大跌,令到市场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细细捋来,今年的市场取向已蕴藏其中。从多项政策来看,今年是去年政策的逆取向。简而言之:去年资金充裕,今年资金趋紧;去年大干快上,今年精耕细作。以此推之,则股市去年以涨为主、今年调整为主。原因很简单,去年的很多政策为应急之举,在经济重新回到增长轨道上之后,政策的退出便成为必然的选择。投资者或许会问,不是一直强调政策的延续性吗?但别忘了,同时也强调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灵活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看经济形势的变化。去年经济增长逐季回升,一季度形势更加巩固,良好的开局,令到可以逐步退出刺激政策、重新回到原有的调经济结构的轨道上来。
我们看到,有三个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出了政策的退意:
首先是货币政策及操作。虽然没有加一次息,只是连续的上调存款准备金,但其收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在一些商业银行存贷比接近超标的情况下。连续的央票发行也起到了明显的回笼资金的作用。同时,银监会对贷款发放的总量与节奏也看管得非常紧,商业银行不敢轻易越雷池。
其次是节能减排的推进。“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为20%,在去年的特殊时期,能耗下降水平低于前三年的平均数,特别今年一季度单位GDP的能耗不跌反升,令到决策层异常着急,毕竟剩下的时间不足8个月了。因此我们看到,从四月底到五月初,关于节能减排的会议接连召开,目标更为具体,责任也直接到人。所以,对今年的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安排,需要认真对待,其间的冲击与机会并存。在节能减排上的大动作,是也因为经济形势良好,政策的可操作空间因此扩大。
政策退意还体现在房地产政策上。连续的调控措施在2008年开始见到成效,特别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与政策的预期极为一致,楼价开始持续下跌。但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挽救经济,在完成对各大行业的刺激措施之后,政府终于在2009年4月底大幅松动了房地产政策,令到楼市再现疯狂。经济企稳之后,房地产的调控也需要回到原有的轨道上来,此次调控只会比上次更为严厉。国务院10号文已经明示了方向,对房价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市场不要再抱幻想。
当然,证券市场的变化也在进行。由于证券市场的改革方向与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是一致的,因此2009年市场的改革步伐并没有停止,只是今年的步伐会迈得更大一些。去年证券市场的显著变化在新发行制度的推出以及创业板的面世。创业板为更多类型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上市的平台,新的发行制度让市场各方得以实现各我约束,打新不再是无风险收益。但新的发行制度的完善会给市场带来阵痛,那就是发行节奏与发行价放开的初期,会出现发行价畸高的情形,然后才会有一个逐步回落的过程,这一程度会带来一些股票的破发,甚至大幅破发。创业板以及新三板的扩容,增加了市场的供给,特别新三板的扩容,会使目前普遍高企的中小企业股价受到极大的冲击。
今年,资本市场机会和冲击并存。据央行《2009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股票与期货市场的发行与交易制度将进一步健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也会相应加快。今年是人民币国际化元年,区域化是第一步。为此,需要国内的货币、债券、股票、期货等市场与之配套。股指期货并不会左右市场表现,但非常遗憾,现阶段的投资者结构设计上空头的力量更为占优。比如,基金公司和券商的入市目前仅限于套期保值,也就说它们是天然的空头。当然,在市场交易制度健全的设计下,我们对T+0恢复的预期可以提前。
把握住与去年逆操作的大前提,有助于我们抛弃经验主义的东西,追循经济和行业的发展新趋势,找到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