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入门股票心得
 
 
在迷茫市场中选择最可能赚钱的股票
发布时间:2010-4-30 20:07:24
 
文章内容

在迷茫的市场,选择市盈率低的股票,也许是最明智的做法。

我对我自己有一个发现,我所有的大错误都发生在我30岁以前。比如我在30岁以前会莫名其妙地因为所在公司附近的快餐不够好吃而换掉工作,而在30岁以后我不会再犯这种错误,因为很多公司已经把选择新员工的标准定在30岁以下—我在30岁后失去了很多犯错误的机会。所以似乎我犯的错误的数量减少,并不是因为我在30岁以后变得更有智慧,而是在30岁以后我的选择权更少的结果。选择权导致了我的迷茫,而迷茫的人总是容易犯错误,我的前半生大概如此。

资本市场上的情况也类似于此,在迷茫的市场上投资者也容易犯错误,而导致投资者犯错误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选择权的增加。走向不明的市场,难以判断的通货膨胀,再加上股指期货可以看空获利的机制“捣乱”,这个市场能不迷茫么?在谁都说不清楚的时候,公司人投资者怎样来指导他们的投资行为呢?

其实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呈现两极市场,真正经历着繁荣的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这些市值小的股票最适合中国投资者的口味。在中国中小市值股票为什么会成长性这么好,特别是创业板的,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中国资本市场没有海外市场所存在的“流动性危机”。

所谓的流动性危机就是,如果某个公司的股票交易不活跃,在有的时候会造成你想卖掉手里的股票变现但没有其他投资者来买,除非你把价格降得令其他投资者觉得有足够的吸引力,比如是市场价格的一半;或者你想要买进某种股票的时候没有投资者卖给你,除非你把价格抬得极高。这两种情况的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之间,会存在一个巨大差距,从而令交易者产生损失。很多市场的创业板和小公司市场都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实行的审核制度比很多海外资本市场更为复杂,而且对上市公司数量进行限制—这有点像考大学的情况。中国资本市场属于严进宽出,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资本市场通常采用宽进严出—这直接造成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少而且资金相对充裕,所以在中国资本市场除非涨停跌停的情况,否则是不会有这种流动性危机的。

而中小市值的股票更容易被资金操纵,或者说更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短期投资者更愿意参与其中进行套利,在不存在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下,这种短期投资利用股票涨跌套利的概念得到加强,所以在中国中小市值的股票更容易被高估。

另外,创业板让投资者感觉发财梦似乎离自己更近了。创业板的原始持股者并不像国有大型企业中那些高管一样深居简出,受到投资者仰望。创业板发财者很可能曾经是你的朋友,忽然有一天,他竟然身价千万,这种故事让人充满意淫的空间并且让人无限嫉妒。

应该说,有的小市值公司业绩还真是不错,但是你看看他们的价格吧,绝对让人感到恐慌。例如一家市盈率为200的公司—这种公司在小市值股票里并不少见—也就是说,投资者购买这只股票,如果不存在价格浮动,光靠公司的净利润来实现投资收益的话,这个过程需要200年才能实现,如果把存款也看成是一种投资—实际上存款真的也是—按照现在的利率,存款的收益是这只股票收益的4至5倍。任何投资者也不会蠢到,宁愿承担风险和交易成本而去购买收益如此之差的投资品种—在这个时候,这个投资品的价值完全是负数,因为你“做还不如不做”—但是为什么这种小股票还成交活跃呢?那就是很多投资者认为,这个公司的收益增长肯定会弥补市场价格与公司收益之间的这种空隙,比如说在明年公司收益增加一倍,而在股票价格不变公司也不拆送股票的情况下,那么公司的市盈率就变成了100倍,如果再过一年公司业绩再有100%的增长,市盈率又将会下降到50倍……先不说这种公司有没有那么神奇,像童话里说的杰克的神豆那样,种下后能一下爬到天堂去,看看它们所在的行业吧。这些小公司往往是一些隐形冠军,它们所在的行业容量比较小,而且这些公司在这些小行业中已经是霸主地位,市场占有率已经在30%以上。如果要这类公司的收益和价格正常匹配,我们就拿20倍的市盈率来说吧,那么这家公司需要霸占所有的市场份额,而且再额外把整个市场做大3倍。看看,如果投资者相信有这种事情的话,那么就可以放心地购买这种高市盈率公司了。

也许事实的确是,投资小型公司能比投资大型公司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至少从长期的指数形态来看是这样的。在伟大的尤金·法码的统计中,从1926年以来,美国小型公司的股票收益率要比大型公司的高1.5%。法码所说的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分类方法是,大公司指的是在市场上市值最大的10%的公司,而小公司正好相对,它们是市值最小的那10%的公司,这个分类基本上符合中国市场的沪深300指数里的大公司和中小板创业板的小公司的范围,如果法码的统计在中国也有效,那么那些小公司的市盈率达到30也就算基本合理了—如果细算的话根本不到,因为我们前边说过那么多中国的特殊原因,所以这里边包括了给中国资本市场市盈率的一点优惠—如果这么算,那家市盈率是200倍的公司大约透支了30多年的利润,其实投资者们根本不会知道30年后这家公司是不是还能存在。

该怎么办?投资者还是挑选那些低市盈率的公司吧,现在也许是个不错的机会。

01公共事业型公司怎么样?

在这些低市盈率公司里有一类就是公共事业型公司,这类公司在股市处于强劲的牛市时期根本没人搭理。而在美国股市同样处于迷茫阶段时,巴菲特却开始大量收购诸如此类的股票,比如中美能源控股公司,这个中美能源控股公司旗下有很多公司是提供市政电力服务的,比如英国市政公司、爱荷华市政公司和美国西部市政公司,除此之外,还有前一段时间巴菲特通过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其实这两家公司都违反巴菲特以前的投资理念,那就是回避买那些资本密集型的企业,而铁路运输公司和市政电力公司无疑都是重型资本公司。巴菲特在他给股东的信中也提到购买这些公司的原因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现金太多了,没有好的轻资本型公司,所以退而求其次。巴菲特也认为,这类市政公司提供最基础的服务,这种服务业涉及到这个国家经济 发展的关键,因为“无法想象没有电力和铁路系统,美国将如何释放自己的经济潜力”,并预计,这类公司在今后一些年的收益将大大高于资本折旧。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公司价格足够便宜。

看来选择公共事业型公司在市场的迷茫期似乎值得一试。在中国,巴菲特所说的一些问题也同样存在。比如铁路物流公司,铁路物流也许就是最环保最经济的物流方式,起码在现在来看是这样的,但是这种公司在中国的收益会大大超过折旧么?

巴菲特所设想的美好前景在中国不一定能实现,看看中国铁路建设吧。比如正在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京沪之间时间缩短至4个小时,但代价是预计耗资2210亿元人民币,动用员工12.7万人。按此计算,需要每年大约有5000万人次从这条线路上通过,才能在20年收回本金—这其中还不包括利息、税、运营费用—而且,中国公共事业型公司的管理能够让人放心么?

不过,这里边的投资机会反倒是为铁路建设提供设备的那些公司,如果它们也足够便宜的话。

02周期性行业怎么样?

周期性公司是那些收入和盈利难以预测,而且它的扩张收缩总是有一定的周期性,从这一点上看这些公司有点像一条大爬虫。不过,投资—也许更应该叫做投机—最好的方法就是买卖周期性行业的股票,趁它们在低谷时买进,然后在行业红火时卖掉。对于强周期性公司来讲,可以说股票价格越低其前景也就越有希望,在自己的资产配置里增加一些周期性公司的股票是完全可以的,但一定要等到这些股票足够便宜时。对于这种便宜,可以叫做周期性股票的便宜补偿,因为投资者也许判断出现错误,他所预见的周期繁荣并没有如期到来,那么这个投资者就要握住那些周期性公司的股票,然后再忍上一段时间。

03仔细判断好消息和坏消息

上市公司会不断地传来好消息和坏消息,在市场处于迷茫阶段,投资者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敏感度都会很高,因为投资者在这个阶段很倾向于一会儿买入一会儿卖出的“折腾”。如果你是一个长期投资者或者想成为这样一个投资者,不妨更关注一下那些坏消息,因为在现在的市场阶段,投资者对坏消息的放大会造成坏消息公司的股票价格更便宜,然后事实证明坏消息并不一定那么坏,只是它被市场放大了。

在迷茫的时候,公众更愿意关注那些更表面化的公司事件,比如某种饮料里混入了某种重金属,或者某个公司的高管似乎被传说和黑社会有瓜葛。其实这种消息之所以一有流传就满天飞,并不一定是因为这些公司有多恶劣,而是它们很可能和某些社会敏感事件碰巧联系在了一起,所以这个事件本身会被新闻媒体和大众关注放大。这种放大也会体现在资本市场上,这些有坏消息的公司股价会受到市场的抛售,股价也会相应下跌。

很多投资者不能分清公司事件的权重。有时候一些公司财务或者高管会出点小丑闻,比如高管的妻子买了公司的股票—现在来看,投资者如果把这种事当作一种问题,那干脆就别投资了—但是有很多投资者会联想到,厨房里不会只有一只蟑螂,然后就急匆匆地把股票卖掉,如果这是一家还不错的公司,聪明人最好的做法就是趁这个机会买进股票。

04关注“错误”的行业中的好公司

如果投资者把眼光都放到热火朝天的行业,应该说会错过很多机会。在市场迷茫阶段,这种机会将更加明显。在很多零增长行业或者是看起来充满“错误”的行业中的优秀公司,反而会使投资者获得很好的投资收益,而且这些公司在这个迷茫时期相对价格合理。

所谓“错误”的行业就是在社会道德评价上有问题的行业,这个行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房地产,如果你发现在这些行业中有管理和现金流都很出色的公司,那就要留意对它的投资,因为对这类行业的社会道德评价往往比较没谱,而这些公司也会渡过难关而且赚到钱。

05为什么不买银行?

中国投资者似乎不喜欢银行,但银行依然掌握着中国经济命脉,有着强大的进入门槛,属于弱周期行业,管理优秀—相对来说—行业前景美好,因为中国经济前景美好,所以银行前景也美好。

更重要的是它们中有很多,在存贷差触底的情况下还保持着20%以上的资本收益率和增长率,而且价格便宜,有的优秀银行的市盈率只有不到15倍。如果投资者就像我们一直所说的,坚持对银行股票的小步慢跑的投资节奏,相信在若干年后一定会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


相关文章
  • ·在迷茫市场中选择最可能赚钱的股票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