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入门股票心得
 
 
偏好内幕消息是危险习惯
发布时间:2010-4-1 18:51:54
 
文章内容

原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兼证券犯罪侦查局北京直属总队总队长相怀珠近期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这是“黄光裕案”中首名受审的官员。除了黄光裕旗下的国美电器、鹏润地产向其行贿问题,黄光裕内幕交易案中相怀珠也被卷入。在2007年黄光裕等人布局中关村股票时,相怀珠等人也获得了这一内幕消息,相怀珠的妻子李善娟在9月21日至25日动用181万余元资金买入12万余股。

笔者以为,相怀珠作为公安部经济犯罪侦察局和证券犯罪侦查局的厅局级官员,最终“落马”经济犯罪和证券犯罪,颇具讽刺意味,其参与“内幕交易”却最终巨亏,更具有投资角度的警示意义,值得深思。

证券犯罪与其他犯罪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旦留下了“脚印”,其轨迹就全部暴露,很多东西即使只是模糊公开,实际早就把全部详细信息摊在公众面前。与“杭萧钢构案”、“高淳陶瓷案”等其他内幕交易案中的内幕交易者赚得“满嘴是油”不同,相怀珠这次内幕交易异常失败:相怀珠买入中关村的时间和价格几乎是该股票的历史最高位,若相怀珠未及时止损,2008年底该股最低2.48元时,其账户里该股浮亏最高将达80%以上(即浮亏近150万元),即使到2010年3月初的6元多,其账户依旧浮亏50%以上(即浮亏近百万元)。

若是简单的交易亏损也就罢了,但是“相怀珠们”参与的表面说是内幕交易,实际是黄光裕等实施的操纵股价行为,可他们为何成了“最后的接棒者”?背后原因复杂、可能性太多,笔者在此无意做出任何揣测和评价,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黄光裕案的复杂性。

当信息成为参与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载体,“内幕消息”往往成为承载贪婪和虚荣的混合体。在股市经典名著《股票作手回忆录》里,杰西·利弗莫尔甚至提出过“内幕消息广告式循环”理论:对于承销商和市场操纵者来说,源源不断的内幕消息被变为一种理想的宣传手段,是世界上最好的推销兴奋剂,因为既然寻求的人和需要的人都是传递者,那么内幕消息的宣传就成了一种循环链式的广告宣传,即打探内幕消息的人在一种幻觉下奔波着。这种幻觉就是只要以恰当的方式传递,没有哪个人会抵御内幕消息的诱惑,这些内幕集团认真地研究过巧妙地传递消息的技巧。

资本市场的各类阴谋阳谋早已被演绎到极致,内幕消息的真假鬼神难辨,因此拒绝“内幕消息”诱惑,是投资派和投机派大师们的共识之一。内幕消息偏好是个危险的习惯,与这个偏好相连的很可能是一个个的“鱼钩”和“陷阱”。


相关文章
  • ·偏好内幕消息是危险习惯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