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股市中各种非法证券行为侵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股市好转后,近期非法证券活动有抬头现象,不仅损害到股民个人利益,还扰乱了市场和谐。本来投资者对于股市投资就存在着不小的风险,还要应付各类非法证券活动,难道炒股就如此之难吗?
日前中国证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防范非法证券活动风险投资者教育宣传月的活动,我们应从自身提高法律意识,携起手来共同遏制非法证券活动,打击各种骗术。
大连恒基的有关专家特意整理了常见的四例典型的非法证券骗术,通过分析,希望对广大投资者起到借鉴作用,去伪存真,切实保护自身利益不受非法证券活动的侵害。
骗术一:树起“专家”形象 网上撒网“钓鱼”
投资者李某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个财经类博客,该博客发布了“重大借壳机会,潜在暴力黑马”等40多篇股评、荐股文章。在对这些文章的评论中,一些匿名人士回复说:“绝对高手”、“好厉害,我佩服死了”、“继续跟你做”等。李某通过博客中提供的QQ号码与博主取得了联系,缴纳3600元咨询年费后成为会员,但换来的却是几只连续下跌的股票,李某追悔莫及。
作案手法剖析:不法分子通常在网络上采取撒网“钓鱼”的方法,通过群发帖子及选择性荐股,树立起网络荐股“专家”的形象。其实,这些所谓的“专业公司”都是无证券经营资质的假“公司”,所谓的“专家”也大都初涉股市,并不具备高深的证券投资知识和技巧。
提醒:投资者接受证券期货投资咨询和理财服务,应委托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具有证券经营业务资格的合法机构进行。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名录可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www.sac.net.cn)、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网站(www.sipf.com.cn)查询。
作案手法剖析:许多所谓的专业机构无外乎就是租用一个几十平米的办公场所,并雇用一些对证券市场一无所知的业务人员,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话术”对投资者进行欺诈的皮包公司。
提醒:投资者在参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活动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轻信所谓的“专业机构”和“内幕消息”。接受投资咨询服务时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资格,明确对方身份,选择合法机构和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作案手法剖析:不法分子以“承诺收益”、“利润分成”、“坐庄操盘”等形式吸引投资者,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致使许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上当受骗。
提醒:“承诺收益”、“利润分成”、“坐庄操盘”均属于违法违规证券活动。根据规定,即使是合法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员工,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损失作出承诺,不得与客户约定利润分成。
以上四种骗术,股民朋友们应充分提高警惕,遇到有类似情况,可选择不予理会;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应及时向当地证监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证券骗子的侵害。(本文由华讯财经-大连恒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