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三季度报告的披露工作刚刚落下了帷幕。出于对业绩下滑的担忧,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三季报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不过在整体业绩增速明显趋缓的大环境下,一些公司却依然发布了全年业绩将同比大幅增长的预告,显得不同凡响。那么这些预增的公司是否值得关注,对于投资者来讲还需要认真考量。
增长因素已成过去
据统计,截止10月31日,两市共有172家上市公司做出了今年全年业绩可能出现同比增长的预告,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10.6%,与前两年大面积业绩预增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也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真实写照。而那些全年业绩预增的公司能在逆境中鹤立鸡群,似乎显得难能可贵。
不过,纵观发布预增公告的公司,我们发现,其中相当一批公司的业绩增长态势已经明显放缓。特别是前三季度完全是依靠产品大幅涨价而使业绩暴增的公司,近期大都面临着产品价格暴跌的严峻形势。其中国内浓硝酸市价从年初的每吨1000多元升至7月的4000多元,而到了10月份又跌至不足1800元;8月份时,国内硫酸价格在经过了500%-600%的涨幅后达到了2400元/吨,但到了10月上旬,其价格竟“跳水”降至400元/吨;硫磺的价格也从8月份的810美元/吨暴跌至目前的55美元/吨。这种“过山车”式的价格走势无疑将对相关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这类公司的暴增的业绩都是在前三个季度实现,个别公司即使四季度业绩为零,全年大增也将是定局,但这种增长已经是过去时,其四季度及明年的业绩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煤炭行业上。时至今日,煤炭的进口价格已经低于国内价格,更主要的是,由于国内钢铁行业出口明显受阻,国内需求也由于房地产投资萎缩而急剧下降,严重过剩的产能给钢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限产、减产甚至停产已经在各地出现,这将大大减少对焦煤、焦炭的需求,价格下降不可避免。同时,另一用煤大户电力行业也面临着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大量减产导致的发电量需求下降,几个月来的发电量明显缩减,因此,煤炭行业明年的日子恐怕不会像今年前三季度那样顺风顺水,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
行业内部有所分化
在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某些行业内部出现了分化。比如,通用电力设备、信息通信行业中,部分公司业绩全年预增是一个明显特点。这一方面表明电力设备行业受到的冲击并不明显,同时也反映出新能源领域特别是介入该行业较早的公司,凭借其先发优势已经开始率先进入收获期,行业的前景值得期待。而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等公司业绩大幅预增也表明,拥有技术优势的子行业龙头同样可以在行业处于逆境中有所作为。
中小板公司是最大亮点
在172家全年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板公司共77席,占全部预增公司总数的44.77%,占全部274家小企业板的公司总数的28.1%。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虽然上半年受内忧外患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面临着十分艰难的经营环境,但很多上市中小企业板公司却顶住了压力。三季报显示,1-9月份中小企业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净利润同比增长35%,实现了收入和盈利的同步增长,和总体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中小企业板正式推出已经四年了,资本市场给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平台,成就了一大批优秀中小企业的辉煌。应该说能够在本轮倒闭风潮中生存下来的中小企业,都是大浪淘沙之后的真英雄,而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更是这些中小企业的杰出代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历了本轮经济风暴的洗礼之后,中小企业板公司中的那些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更值得期待。
业绩预增固然诱人,但投资者在面对预增现象时更要仔细辨别。不仅要关注上市公司过去的经营情况,更应该从以往的信息中判断其未来的增长潜力,从动态的角度去挖掘具有投资价值的品种。这样才能利用好业绩预增的信息,把握其中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co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