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减持大盘股今日再添上一例。深鸿基今日公告称,公司已于本月11日、12日清空所持200万股中国太保,获得投资收益约2500万元。
这是短短两天内,上市公司发布的第二例大盘蓝筹股减持公告。昨日,中信证券刚刚公告了中国人寿大额减持事宜。
清空200万股原始股
深鸿基本次减持决定是在3月4日由总裁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公司方面决定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出售中国太保200万股流通股。
上述200万股流通股的性质为原始法人股,深鸿基自1995年开始持有,持股成本约为249.6万元。2007年12月25日,中国太保在上证所上市。一年后,深鸿基这200万股原始股取得流通权;不过当时公司并没有急于减持,而是以其作为抵押物,为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鸿基物流有限公司向银行申请15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
今年3月10日,这200万股股份解除质押。深鸿基在随后两天,就将这部分股份全部出售。深鸿基减持时机选择得很好,去年12月25日这批股份解禁当日,中国太保正创下这轮熊市调整新低10.02元,而本次减持期间中国太保成交均价为14.03元。公司表示,通过此次减持,实现了投资收益2500万元。
大小非欲动大盘股?
虽然持股量仅为区区200万股,与中国太保77.0亿股的总股本以及25.8亿股的流通盘相比,犹如沧海一粟;然而连续两份大盘股减持公告却不能不引起投资者注意。
昨日,券商股风向标中信证券公告称,中国人寿及中国人保集团合计减持5%的股份。
有业内人士指出,连续两份减持公告均指向此前很少被牵涉进来的大蓝筹、大盘股,只能说明低廉的持股成本所带来的巨大收盈是相当诱人的。事实上,由于宏观经济大环境吃紧以及证券市场低迷,上市公司比以前更需要收回投资以策安全。
继海通证券、招商银行之后,今年还有众多大盘股迎来限售股流通。如中国石化、中国联通解禁股份数量在100亿股以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也将各自有2360亿股和1713亿股的解禁规模。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共有6875.52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差不多是现有A股总股本的近四成,解禁总量创下股改以来限售股之最。
[责任编辑:hao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