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峰
继10月31日天音控股成为A股市场回购第一股后,11月4日,海马股份也发布了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海马股份试图用回购来避免公司触发可转债的回售条件,因为一旦触发回售条件,上市公司的支出将是回购的数倍。天音控股、海马股份作为最先“吃螃蟹”的上市公司,尽管有些出于公司实际利益的想法,这种回购行为也是瑕不掩瑜。我们应该引导这种回购行为,给予这种回购行为积极的评价。也只有这样,这个市场才能看到希望。
就像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一样,对企业的回购给予一定的宽容和肯定,问题才能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这是大方向的问题。《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是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一种长期的制度性建设。股份回购是成熟资本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资本运营方式与企业经营策略式,有利于调整和改善股本结构,提升每股盈利,为广大股东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回购也是层出不穷。从1984年到1996年,美国可口可乐总共动用了53亿美元,回购了4.14亿股,相当于1984年初公司流通股份总数的25%。
此外,天音控股、海马股份的回购在面对解决市场一直担忧的“大小非”问题上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有不少公司的“大小非”急于兑现,但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而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包括上市公司本身,如果认为自己公司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可以采取用现金回购注销的方法,提升自己对该公司持有股份的比例,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当然,采取这一做法的前提是公司股票价格足够低,机构投资者或者上市公司拥有大量现金。这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思路。
任何事物在开始的时候都不是完美的,恰恰是不完美的事物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我们期待市场给予回购股份的上市公司更多积极的鼓励,给予更多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希望更多的上市公司用回购这一市场行为重新给市场信心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