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进口大豆价上涨 少进口200万吨多花37亿美元
发布时间:2011-10-7 21:43:42
 
文章内容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 彭斐 发自北京

“由于国产大豆产量减少而油脂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只能依赖进口填补供应空缺。”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占国内大豆消费总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近80%的高位。

海关总署9月10日发布的进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大豆335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3553万吨下降近200万吨;但进口均价为每吨574.8美元,同比上涨31.2%,累计进口总金额达1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5.6亿美元上涨24.0%。

分析人士认为,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压力已传导至国内市场,进口量减少、金额攀升,因大豆价格上涨所产生的输入性通胀已成为我国通胀高企的影响因素之一。

进口大豆依存度日益提高

“在国内食用油消费中,豆油所占比例在60%以上。而作为其原料,大豆早已被国际市场绑架。”天琪期货分析师于瑞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内豆油及相关行业产品走势,更主要参照国际大豆价格。

食品产业网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进口大豆理论到港成本已上升到4500~4600元/吨,且美豆长期上涨趋势不变,后市仍继续看涨。

据中华油脂网监测,昨日(9月14日),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分销价格多在4250元/吨至4300元/吨之间,继续高位维稳。与此同时,国内产区大豆收购价格与进口大豆价差已达550~600元/吨。长江期货数据显示,当前黑龙江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的大豆收购价格多为3700元/吨左右。

于瑞光告诉记者,因国产大豆出油率低,国内植物油厂商更倾向于进口国外转基因大豆作为基本原材料,大豆进口的高价位肯定会相应提高终端产品价格。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8月中旬以来,全国纯大豆油价格上涨明显,同比涨幅已超过20%。

根据中华粮网监测,9月8日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约646.74万吨,较前一周减少23.29万吨。分析人士指出,按当前国内440万~450万吨/月的消耗量,仍足以支撑食用油加工企业运转一个多月,国内大豆需求依赖进口的状况可见一斑。

量降价升将加剧输入性通胀

中华粮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认为,国内农产品整体供应充足是价格稳定的根本保证,如果国内农产品供应出现问题,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就会传导到国内市场。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继续保持高位,同比高出26%。

“下半年全球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而且是脆弱的紧平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由于成本上升、气候影响、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上涨动力不减。

中华粮网分析师李飞认为,我国大豆进口量减少,但进口金额却大幅攀升,这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所产生的输入性通胀已成为我国通胀高企的影响因素之一。

“自1995年以来,大豆价格长期处于被国际市场‘绑架’的状态,随着国内需求日益增长,大豆进口量短期内恐难减少。”于瑞光称。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9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0/11年度大豆进口预估为5200万吨,2011/12年度大豆进口预估为5650万吨。

于瑞光表示,作为植物油及饲料最基本的原材料,在国际粮价上涨通道中,大豆进口量增加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因素将会更加明显。


相关文章
  • ·进口大豆价上涨 少进口200万吨多花37亿美元
  • ·11月FDI为97亿美元 同比增38.17%
  • ·台湾5月外销订单337亿美元 创历史单月第3高
  • ·1季度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927亿美元
  • ·(快讯)1-4月实际使用外资307亿美元 同比增11.3%
  • ·美进口大豆挤压中国 内地大豆产业态势堪忧
  • ·国泰基金获批7亿美元外汇额度
  • ·今年预计进口大豆4200万吨 大约与去年持平
  • ·138亿美元QFII入境 287亿美元QDII出海
  • ·前7月进出口总额11467亿美元 有五大特点
  • ·(美股)巴菲特出价17亿美元现金收购再保险商IPC
  • ·深圳口岸进口大豆增1.9倍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