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CME总裁傅品德·基尔:欢迎中国放开境外期货
发布时间:2011-10-7 21:43:40
 
文章内容

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集团总裁傅品德·基尔(Phupinder Gill)昨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欢迎中国放开境外期货,一旦将来人民币实现自由流动,将考虑在中国设立清算交易所,满足国内交易需求。

证券时报记者:中国证监会近期已经批准三家国内期货公司参与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试点筹备工作,此次获得试点资格的三家期货公司,分别为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中粮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永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对此动向您有关注吗?

基尔:我已经知道,祝贺这三家公司,我也非常期待更多监管细节的披露。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欢迎中国投资者直接参与到全球定价当中。

证券时报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情况。

基尔: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主要提供以下四类产品的期货和期货期权:利率、股票指数、外汇和商品。8月份统计平均成交量1710万张/天,同比增幅46%,持仓量达到1亿张合约,今年第二季度盈利为8亿美元,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证券时报记者: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境内投资者,将会展开哪些对接工作?

基尔:事实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服务中国市场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长期在投资者教育上有大量投入,另外一方面也在积极与中国监管部门沟通,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名誉主席梅拉梅德先生和我本人花费相当多时间,出席中国的相关活动。此外,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通过谅解备忘录已经与国内几家交易所建立了关系。

证券时报记者: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如何看待中国放开境外期货市场发展?

基尔:亚洲尤其是中国对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成长策略至关重要。尽管亚洲市场仅占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年成交量5%,但是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全球化发展中,两个地区成为市场开拓的重心,一个是亚洲,一个是拉丁美洲。而亚洲地区,尤其以中国为重心。在3年前,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亚洲团队才4个人,而如今,亚洲团队已经扩张到了30个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危险加剧,但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亚洲团队人员配置仍有可能继续扩编。

证券时报记者:对于中国境内合格投资者,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会有特别举措对待吗?

基尔:不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交易所,不会为一个特定会员而修改规则,期货市场交易的产品必须是标准化产品,而且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是24小时交易的市场,中国的投资者完全可以适应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中国严格实施外汇额度审批制度,一旦境外期货展开,投资者如何应对期货市场逐日盯市的清算风险?

基尔:由于中国是外汇管制国家,境外期货业务不可避免遇到外汇额度审批难题,但是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正在等待更多监管细节出台,也将协同银行搞好保证金出入,毕竟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是24小时交易。我们初步考虑,先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在伦敦部门的清算中心为亚洲地区进行24小时风控管理,这样可以减少到芝加哥清算中心的时差问题。

长期来看,如果中国取消外汇管制,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流动,在考虑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后,也可以考虑到中国国内比如北京设立一个清算中心,作为服务亚洲地区的清算枢纽。

(《证券时报》 魏曙光)


相关文章
  • ·境外期货业务拟用人民币交易 无需申请外汇额度
  • ·CME总裁傅品德·基尔:欢迎中国放开境外期货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