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揭秘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的“期货历程”
发布时间:2011-10-7 21:42:16
 
文章内容

揭秘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的“期货历程”

利奥·梅拉梅德。本报记者朱嘉磊摄

9月15日,2011年北京CBD商务节暨世界CBD联盟年会开幕式上,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缓缓登上主席台,就“要素市场与商务中心区的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他就是美国芝加哥交易所集团名誉主席、被誉为“世界金融期货之父”的利奥·梅拉梅德。

谈投资

看好黄金看空白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梅拉梅德近年来几乎每年都要到访中国。此次再度来华,梅拉梅德不由感叹,与25年前第一次来北京相比,他最大的感受是变化太大了,“中国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是十分大的,而且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二十多年前来的时候街上有很多自行车,现在看到的很多都是高级轿车,而且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谈到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时,梅拉梅德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如此之快,也会产生顾虑,尤其是对通胀的一些忧虑。但他认为,中国还可以继续发展,而且可以为全球的经济起到一个很强的拉动作用。

此外,针对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黄金白银投资问题,开幕式间隙,梅拉梅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白银不适合投资,黄金可以投资,白银就不行了。白银只是一种工业金属原料,尽管银价与金价有关,但我是绝对不会把白银当成一种投资工具的。”

成长史

机缘巧合误入期货

1932年,梅拉梅德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都是当地犹太学校的教师。不过,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1939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仅7岁的梅拉梅德不得不随父母离开家乡,踏上逃亡之旅。经过多方辗转后,全家终于定居芝加哥。

曾有人评价,没有梅拉梅德,就没有金融的期货行业。然而,又有谁知道,这位金融期货之父,此前所学习的专业竟然与期货风马牛不相及。

大学时期,梅拉梅德学习的专业是法律。极富感染力的口才、睿智的头脑、无穷的冒险精神、很好的写作才能……在他身上,似乎具备了一名律师的全部优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梅拉梅德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

不过,事情的走向很多时候都会与人们的想法相背离。

在梅拉梅德的自传《逃向期货》一书中,他这样回忆:在1953年的暑假期间,利奥误以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因而前往面试。刚进入交易大厅,年轻的利奥就被交易池里嘈杂紧张,充满了朝气的忙碌场景吸引住了,这里的喧闹气氛与单调乏味的律师事务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虽然明白了这是一场误会,但等到顺利地通过了面试之后,年轻的利奥还是决定加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1955年,梅拉梅德博士毕业后,开始了长达10年“一边做律师一边做期货交易”的生活。直到1965年,不顾家人的反对,梅拉梅德毅然离开律师行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他所热衷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期货交易中;1967年,梅拉梅德被选进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董事会,并被选为主席。

创辉煌

期货交易跨入金融时代

1972年以前,世界期货市场长期以来都局限在农产品交易方面。1972年,梅拉梅德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金融期货市场国际货币市场,用来交易金融工具。在他的领导下,国际货币市场推出了期货市场发展史上的首个金融品种外汇期货。由此,世界期货业几百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期货交易正式跨入“金融时代”。

梅拉梅德的创新之举并未就此停滞。此后的时间里,他带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又先后推出了包括国债期货、欧洲美元期货等新的衍生产品,并在1982年开始了股票指数期货业务,成功推出标普500股指期货交易,1987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又引进了全球首个场外电子期货交易系统。

目前,金融期货的成交量已占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总成交量的90%以上,也使得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成为了美国最大的金融期货市场,并带动了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盛赞金融衍生品市场对经济的贡献:“金融衍生品市场显著地降低了对冲风险的成本,拓展了对冲风险的机会。没有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国际货币市场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揭秘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的“期货历程”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