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锋
22日国内商品再遭重挫,系统性风险笼罩之下,下跌已成常态。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疲软的担忧发酵,近期工业品价格不被看好,但农产品下跌的空间并不大。
当日,文华商品指数下挫1.95%,收于191.15点;具体品种中,沪胶、沪铜期货领跌,玉米跌幅最小。而黄金同样未能幸免。从板块来看,工业品与农产品近期分化,22日后者跌幅较小,8月微涨0.99%,但9月以来已跌去3.73%;工业品指数则连续两月下跌,8月跌幅为3.54%,9月至今跌幅达8.33%。
工业品:空头卷土重来
22日工业品暴跌,期间空方大举加仓,上演了与本周一同样的一幕。
跌幅最大的两个品种沪胶、沪铜持仓大幅增加:沪铜主力合约cu1112大跌3.57%,持仓增加14424手;沪胶主力合约1201暴跌4.27%,持仓增加2042手,而沪锌、沪铝主力合约也分别下挫近3%,持仓也大增。
“又是空方大举入市。”东证期货分析师应昊良认为,22日的大跌体现了市场对QE3政策未出的失望情绪,信心遭到重到打击。
这其中,工业品下跌趋势尤其明显,自8月份以来,国内主要工业品种持续下跌。文华财经商品指数显示,PTA指数8月跌幅7.24%、9月至今跌幅为7.5%;沪胶指数8月跌幅3.2%、9月至今跌幅为11.16%;沪铜指数8月跌幅5.77%、9月至今跌幅为11.82%;沪锌指数8月跌幅7.31%、9月至今跌幅为8.78%;沪铝8月跌幅3.83%、9月至今跌幅为2.5%。
业内人士指出,全球经济疲软使得近期工业品价格并不被看好,空方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屡屡发起进攻。对于能源化工品种,兴业期货分析师高华认为,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之际,化工品消费受影响较大,过剩压力最先体现,不仅价格下行提前一步,跌幅也要大于其他商品。
农产品:涨跌两难
相对工业品而言,农产品在8月走势较强,9月在整个商品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也出现下跌,但跌幅较小并伴随持仓减少。
分品种走势而言,豆一指数8月涨幅为3.84%,而9月至今跌幅为5.05%;豆二指数8月涨幅为3.41%、9月至今跌幅为5.49%;玉米指数8月涨幅为1.19%、9月至今跌幅为0.17%;豆粕指数8月涨幅为1.30%、9月至今跌幅为7.58%;豆油8月涨幅为2.47%、9月至今跌幅为5.15%;而硬麦、白糖、棕榈油、郑棉指数走势相对较弱,8、9月均现下跌。
相对豆类、白糖近期的大起大落,玉米期货走势相对平稳,即使商品市场经历数次大跌,都未能动摇它的“淡定”本性,22日,玉米主力合约跌幅仅为0.63%。万达期货分析师葛欢娜认为,国内玉米期现价差目前已达历史最高水平,现货价格可能面临下跌回归,而期价则下跌空间有限。考虑到欧债危机未除和美国经济疲软的大环境,农产品难以走出独立行情。
浙商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徐文杰认为,农产品下跌空间相对工业品要小,很少有资金对农产品进行大规模杀跌,“资金大规模介入做空,也很难取得好收益”。
他认为,农产品近期单边趋势比较困难,做空遭遇下跌空间不大,而做多又时机未到,所以农产品期货处于尴尬的处境,“买农产品,抛工业品,这样的对冲操作可能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