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高大宗商品行情的利多因素
市场从来具有两面性。在压迫大宗商品价格跌落因素存在的同时,一些推高行情的诸多方面也在涌现,从而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深幅跌落后,再度强劲反弹孕育成形。
1.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背景没有改变,中国及新兴经济体经济需求依然旺盛。到目前为止,主导世界经济的大趋势,仍是复苏,而非衰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依然旺盛,整体大宗商品需求量有增无减,这个主要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世界银行预计,2010年和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3.3%。其中发达经济体2010年经济增长2.1%—2.3%;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左右,是发达经济体增长率的2倍以上,并显著高出2009年1.7%的增长水平。
据此分析,世界经济继续处于复苏通道之中,尽管复苏态势较为温和。在整体复苏格局中,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最为枪眼,将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世界银行最近还调高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5%。
今年以来,一些统计数据表明,虽然市场信心受到冲击,股市和期市行情下挫,但中国实体经济形势依然不错,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呈现较快增长局面。2010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工业增加值增长18%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出口总值增长33.2%。多数经济指标已经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决定了其大宗商品需求依然旺盛。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表观消费量超过10亿吨,同比增幅在20%以上。也正是因为全球经济处于整体复苏的大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中国需求继续旺盛,从而奠定了大宗商品行情震荡向上的坚实基础。
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比上年增长41.6%,今年前5个月进口量达到2.6亿吨,又增长了8.4%。今年1—5月份累计,全国粗钢产量达到2689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3.8%。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超过6亿吨,同比增幅2成左右,呈现强劲增长局面。因此,世界矿业巨头们对于中国的矿石需求前景非常看好,淡水河谷因此放言到2014年将其铁矿石产量提高50%,达到4.5亿吨。
2.世界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将非常谨慎
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能否免于二次经济探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掌握,尤其是不能够退出过早。
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极其社会动荡,及时敲响了警钟,使得世界各国在这个问题上非常谨慎。同时,还使得其紧缩计划遭遇强大民众阻力,不得不放缓步伐。目前欧美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决定继续实施接近为零的低利率政策,以支持和巩固经济复苏局面。
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些不确定性,国内刺激政策的退出也会相当谨慎。预计原本趋紧的信贷和投资政策将进行微调,下半年宏观调控力度会宽松一些, 尤其是要把握好调控力度和节奏,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以消除恐慌气氛,提振市场信心。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央行更多地只是使用上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而对于增加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央行将会特别小心。即使加息,估计也要等到欧美国家之后,等到物价涨幅很高之后,并且一次力度不会很大,尽可能地温和,以避免对市场信心和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银行信贷方面,今年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3.3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96%,5月新增贷款超过6000亿,表明央行信贷并没有收得很紧。预计下半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增幅依然不小,同比不会出现急剧收缩的局面。
财政政策方面,将加大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加快资金拨付速度。比如,中央财政对于四川、甘肃、陕西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已经提前半年全部下拨;城投债和地方债也加快批复;住建部还与地方政府签约大量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改房建设。
总而言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谨慎的经济刺激退出政策,将有助于增加和巩固大宗商品需求,从而产生价格行情的强力支撑,并且孕育着大幅跌落后,再度强劲反弹的极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