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套利创造效益
在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基础上,不少企业还结合现货,创造出多样化经营模式。如华泰粮油就巧用期现套利方式,不仅规避了价格风险,还提高了现货经营效率,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有少数企业判断菜籽油跌势仍将继续,便以资金作抵押,向同行油脂企业“借油”销往下游企业,并与“借出”的企业约定归还周期。随后利用期现倒挂的形势,在相对低价位买入未来相应月份的菜籽油期货,到期交割“归还”给“借出”企业,并赚取其中的差价。借助“现货做空+期货做多”,这些粮油企业减轻了自身的经营成本压力,在价格急剧下跌过程中反而获得了可观收益。
“目前油菜籽还没有开始大量收购,我们已经和一家企业按照8500元/吨的价格签订了几个月后的菜油供货协议,假如后期油菜籽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我们就很可能亏损。但现在郑州菜籽油期货价格只有8100多元/吨,我们可以买入相应时间和数量的期货合约锁定成本,后期即使菜籽油现货价格涨到了9000元/吨,由于期价也会随之上涨,期货的盈利将能够弥补现货上的亏损。”华泰粮油董事长曾修奇说,目前菜籽油期货价格较现货价格贴水较多,公司还可以买入期货合约,而随行就市按照8250—8550元/吨价格卖出现货,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较为稳健的收益,而且因为期货的杠杆作用,只需使用不到10%的期货保证金就能盘活公司经营。
“作为中小菜油企业,加工菜籽的成本在300元/吨,而外资油厂因为设备先进,每吨加工成本只有50—60元,而且加工质量更好。在成本和质量上已经处在劣势的情况下,有的小型菜籽油企业不学习利用期货避险工具,盲目收购加工,只要价格稍有不利波动,随时会被市场‘教训’。”曾修奇说。
虽然上述两家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的方式不同,但记者在调研中已深切感受到,菜籽油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正逐步增强。正如一油脂集团负责人所言,有了菜籽油期货市场的“保驾护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大减轻了顾虑,从而敢于放开手脚,可谓是一种“解放”。记者相信,随着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被越来越多的菜籽油企业和农民所认识和接受,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将更加有效,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作用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