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外联手操纵场外期货交易
农产品价格是如何一步步被推高的呢?炒家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据了解,期货价格带动现货价格的上涨是关键所在。像绿豆、大蒜这样的非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品种,却可以通过场外期货交易平台——电子交易市场进行期货交易。电子交易市场分布在产品集散地,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电子交易市场的做市商是价格形成的核心。事实上,电子交易市场里做市商一般是由大的现货商来担任。大的现货商在价格上涨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上述炒家说:“如果要炒作一种农产品,必须要与业内人士联合起来。”
所谓“业内人士”就是大的做市商。此前已有媒体报道指出,大蒜囤积者大多还属于大蒜业内人士,并非来自其他行业,绿豆情况也类似。做市商不止一家,炒家有一些选择权,而且做市商和炒家联合行动,也能分得一杯羹,所以一般做市商不会拒绝这种合作意向。比如大蒜、绿豆这些出口型的农产品合作方主要是出口商;而玉米主要的合作对象就是饲料厂、酒精厂;棉花就需要与纺织厂合作。合作的前提是尽量满足这些企业的物资需求。
真正炒作前,炒家一般会先散布一些谣言,如未来农产品将获丰收、市场充盈之类,然后在市场上做空,等价格下跌后,他们就开始转手做多。当买单大部分集中在他们手里的时候,就相当于掌握了该产品的现货供应量,控制了现货供应也就控制了价格。
该炒家说:“与炒作资金合作的做市商或者是现货商,虽然会尽量满足这些企业的物资需求,在价格疯涨之后,只能是让这些企业日子相对好过一点,但是不可能完全逃避掉炒作的负面影响。但相关人员,却收到了额外的好处。而从表面上来看,这些企业所受到的影响也较小,所以又会造成企业的决策者明智的假象。”
“此外,这些企业非常有可能得到政府的补贴来弥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损失。比如一些饲料企业、养猪企业,每次饲料、生猪价格上涨,都会把原因归结为原料上涨、成本提高,但其实这与其中的个别企业存在关联,最后往往政府又会给他们下发补贴来平抑生猪价格。”该炒家还说,“如果炒作大宗商品比如玉米等,还可以与期货市场结合起来,不过风险比较大。一个大额空仓很有可能就会把我们搞垮。一手做期货,一手做现货,固然可以放大收益,但是风险更不可小视。”炒家在期货市场远没有在现货市场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