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对金融市场的短期影响有时会超出人们的想象。
“昨天做空螺纹钢期货的人赚钱了,一个银行喊停贷款的传说,就可让螺纹钢破位。”一位钢材贸易商表示。
缘起浙江资金
“‘停贷’的说法可能是一些资金的策略,故意放出的假消息。”一位做多螺纹钢而后又被迫止损的投资者表示。
但所谓“无风不起浪”,即便再离谱的传闻,其最初也会有一个被曲解的基础。而本次事件的基础似乎就是近期被众多媒体爆出的“江浙地区银监部门开始清查辖区内钢铁贸易商抵押贷款”的消息。
回顾现行的流言,“江浙地区银监部门”被放大到了“全国银行”,“清查”贷款演变成了“停贷”。
从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系统性风险看,这个消息可能是因为对资金面逐渐收紧的误读。根据国内知名钢铁现货平台——西本新干线的统计,近两个月内,包括中行、建行、农行、招商、中信、民生等在内的12家商行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都有较大提升。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翟旭表示,“贴现率的提高说明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了,但这对整个市场都有影响,而不是仅仅针对钢材领域。”
高库存引发信贷风险
尽管不少机构对传言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由于钢材高库存引发的信贷风险,确实使这条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海通期货分析师田岗峰表示,“二月上旬是钢材库存最高的时候,这时出现‘停贷’传闻,对心理上冲击不小。”
根据西本新干线对钢材库存的监测,截至2009年1月29日,上海市场主要仓库HRB335牌号10-32mm螺纹钢库存总量为495200吨。同期,主要仓库HRB400牌号10-32mm螺纹钢库存总量为272200吨。综合来看,本期沪上螺纹钢总体增仓6400吨,总体增仓幅度为0.84%,这已是沪市螺纹钢连续第10周保持增仓。
国内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包如元指出:“传闻的真实性暂无法考究,但钢铁行业高库存引发的信贷风险正在逐步积累,这一风险的诱因——社会库存仍在保持增长趋势,其中不乏资金投机炒作行为。”
不仅是昨日的下跌,在螺纹钢今年1月7日的大跳水中,在去年8~10月的“蹦极”中,都有人将钢价下行归因于“信贷系统查资金”,且传言也都偏爱浙资。“现在已经到了逢暴跌,必说浙资的程度,如果是暴涨,也说是浙资炒的,”一位投资者很无奈。
对此,翟旭指出:“资金面可能对钢价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还要看螺纹钢的下跌是否有持续性。”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