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十年磨一剑,股指期货可能是十六年磨一剑。”股指期货考验的不单是技术难题,更是制度困惑,还有政治智慧。
2010年的证券市场或许非寒即暑———要么在第二只靴子尚未落地的时候,无惊无险地度过,要么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带动下风起云涌。国际板是棵苗,离收割果实尚有时日。
创业板,这个谋划了10年的资本市场“宠儿”终于诞生。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企业通过审核登陆创业板。
在创业板终于落地后,市场对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呼声愈发紧迫。“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12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公开场合上明确表示。对股指期货推出的传闻目前有多种猜测,明年3月份,两会前,以及换届选举之后。
在技术准备上,中金所早已对外正式发布了《金融期货业务系统技术指引》,并进行长期的仿真交易,技术准备早已成熟。
不过,海通期货相关人士则认为即使股指期货明年能正式面市,对目前看似万事俱备的期货公司依然有挑战。
首先,股指期货推出后肯定会推翻现在个人为主的营销模式,代之以团队和渠道为主。而且期货公司严重缺人的现状,还是势必会引起一番人员流动的热潮或者挖人的高峰。其二,由于期货可以进入金融领域,按照现在券商成功的模式来看,银行将会是渠道的必争之地;而基金、私募、社保是各家期货公司的主攻机构。其三,由于现在期货公司开始分级评分,所以类似CTA、仓单质押的变新等各类创新业务将成为各家期货公司制胜的法宝。而对一些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来说,必然还会加大渠道建设。其四,中国的股指刚开出对国外机构而言肯定是一个获利的新兴市场。如果有期货公司解决人民币兑美元的通路问题,那将会随着这个机会打入国际市场。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作为股指期货重要前提的融资融券早日落地,股指期货的推出将顺势而为。对推出时间的猜测,目前流传两个版本:一是明年先推融资融券,再推股指期货;二是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明年必先推一种。
高水平发行是创业板公司的统一特征。从目前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42家创业板公司发行情况来看,高市盈率发行成为统一特征。
42家公司发行市盈率区间为40~127倍(按照2008年净利润除以发行后的总股本数计算),平均达到65倍,大幅高于主板及中小板的发行水平。
发行市盈率、超募率屡创新高。以定价公告的出台日期划分,我们将42家创业板公司分为5个批次,后两批公司的发行市盈率明显更高;与高发行水平相伴随的是创业板公司大幅度超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