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明年发生通胀可能性不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师、研究中心主任滕泰认为,当前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都是阶段性的,不会持续太久。他预测,我国明年GDP增速应该在9%,CPI应该在2%-3%的水平上,明年不大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滕泰说,从整个CPI的结构上看,食品、服务业、制造业各占三分之一的比重。就服务业来说,人力资本的供给目前处于过剩状态;就制造业来说,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在服务业、制造业都不足推高甚至可能拉低CPI的情况下,食品价格自然就成为了焦点。决定食品价格最基本的因素是供求结构。从目前我国粮食供求结构上看,全国农产品生产能力稳定,国家储备充足,基本是供求平衡,略有盈余。交通以及区域气候变化都是阶段性因素,所谓“年底小通胀”的说法是欠妥的,更不足以引发真正的通胀。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认为,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可能,明年将是走出通缩的一年,而且要真正走出来也并不容易。但从现在开始,CPI增长将由负转正,幅度取决于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范围有多广。
他指出,今年的降雪相对于2008年的全国性冻灾来讲,只是区域性因素。各地蔬果的收成不会受到当时那么大的打击,只要运输能力不出问题,价格最终很快将会稳定。当前肉蛋供应从数据上看也是有保障的,特别是猪肉供应,在经历了2007年和2008年的大起大落之后,近期比较平稳。对于粮食价格,蔡志洲指出,我国粮食价格已经和国际价格接轨,明年不太具备上行空间。即便国际粮价上行,我国如此巨大的市场要做出反应也需时日。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