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用我自己编写的独一无二的交易程序执行我的期货指令。”期货交易者吴先生在上周末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期货程序化交易高峰论坛上,得意地告诉记者。随着投资者对期货市场了解的深入,程序化交易在期货投资者中悄然流行。短短两天的高峰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近百名投资者,会议现场座无虚席,足见程序化交易魅力难挡。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不少期货公司已经将开发程序交易系统列入公司的核心业务,程序化交易已成期市竞争新焦点。
期货公司:扎堆研发系统
台湾元大期货顾问事业部协理吴子靖向记者表示:“程序化交易可以帮助期货公司降低经营成本。只要程序化交易系统可以直接下单,那么只要投资者认定公司开发的程序化软件,就直接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交易,省去了中间营销费用。当然这需要期货公司开发出有特色的程序化交易产品。”
业内人士也指出,程序化交易在降低成本之外,还是期货公司寻求业务创新、个性化发展的平台,更是期货公司之间过招的新武器。
去年9月,上海中期发布其程序化交易成果,包括趋势跟踪、反趋势震荡、波段交易和日内短线等在内的七大系列100多个程序化交易产品,今年,上海中期又将程序化交易研发小组编入创新事业部,使程序化交易站上公司研发最前端。
继上海中期之后,今年8月,华西期货也宣布正打造程序化交易平台,南华期货也在杭州广邀专家论道中国的程序化系统交易。
程序化交易系统的研发已经成为大趋势,但是,成熟的系统可能还需要时间孕育。中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红英向记者指出:“在我看来,市场上还没有一套令我满意的程序交易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程序交易系统还有很大改进余地。”
投资者:需练7年功
虽然程序化交易系统还在不断完善中,但是这些系统已经给投资者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王红英认为:“程序化交易推动投资者从感性交易迈向理性交易,从业余交易挺进专业交易。”
不过,要成为随心所欲的编程,不断完善自己的期货程序的投资者是个漫长的过程。吴子靖就指出:“形态学、波浪学、趋势及各类指标、计量、数理分析、玄学都是程序化交易的基础。”通常,投资者从陌生到懂程序化交易可能要3年时间,而如果要成为优秀的程序化交易者则可能要7年多时间。
对此,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则并不担心。吴先生就告诉记者:“虽然我自己编的程序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但是自己编出的程序很有成就感。用他人程序的话,首先你不了解别人的交易理念,很难作出进一步修改,其次你不知道程序的漏洞在何处,很难防范。而自己编的程序,多多少少知道哪里有问题,更容易纠正。”
当然,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并不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许多公司已经为投资者准备好了程序模块,投资者只要将系数代入系统就可以了。而且许多数据统计并不需要专业软件,通过计算机的EXCEL工具就可以实现。中期国瑞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斌指出:“其实投资者只要对市场有观察、有思考,哪怕很小,也能提高赚钱的可能性,将50%的概率提高到51%。”
此外,专家们指出,程序化交易的核心是投资者的期货理念、思路、策略,程序化只是增加了一条期货交易的执行途径而已。程序化交易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暴利,程序化交易只能保证稳定的盈利。
(《 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张竞怡 发自上海)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