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内中秋之前的备糖高峰期进入收尾阶段,但近来南方部分产糖省份的干旱着实让原本面临回调的糖价又出现反复,天气问题让今年国内白糖市场更加充满变数。
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白糖市场经历了传统的节前备货期,在该区间的后半段,价格回调有目共睹,不仅期货糖价巨幅下行,现货的下调也已出现。然而,本周以来的期糖走势却与业内预期的糖价“M头”相去甚远,昨日柳州糖价成交区间上调至4090~4110元/吨,南宁地区价格也回升到4070~4120元/吨,期货糖价虽日内有所下跌,但周一曾出现大涨,昨日主力1005合约价格仍收在4596元/吨的高位。有分析人士指出,糖价的高位震荡说明近来市场在甘蔗产区天气预期上出现分歧。
广西旱情暗示减产
广西糖网的数据显示,广西柳州、来宾等主产区近期的中等程度干旱占比已超过30%,南宁和崇左的干旱比例也超过20%。长城伟业期货分析师陈树强指出,今年广西地区的干旱始于8月中上旬,且持续时间较往年更长,大约8月10日以后,当地甘蔗生长就出现了迟滞,这就影响了今年该地区的糖产量,尽管具体的影响程度难以确定。据其表示:“当时曾有人实地调研,干旱的时候有些甘蔗的叶片已经发黄,产量估计是会受到影响。”
另据广西当地某糖业集团的预期,今年的广西糖产量大约为820万吨,较干旱之前的估计下调了30万吨。而CBN记者从产区的一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之前干旱已持续了很久,白糖减产的预期并不是空穴来风,今年广西的甘蔗收购价上调至290元/吨左右,可能也是考虑到天气导致的减产等因素。
干旱天气能否持续存悬念
不过,随着甘蔗生长已经接近成熟,干旱天气是否延续就成了定产的关键。陈树强表示:“虽然8月开始的干旱对甘蔗生长有一定冲击,但后期的天气因素不可控,不可贸然判断利多或者利空,减产还需要持续的干旱来配合,近期产区出现了降水,变数已经加重了。”
而当地产区也采取了一些人为方式来缓解旱情,更是增加了产量的不确定性。上海中期分析师经琢成表示,8月底、9月初广西部分地方采取人工降雨措施,当时对缓解干旱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从含糖率的角度,干旱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就更为复杂。倍特期货分析师李攀峰指出,“天气对甘蔗产量和折算的含糖量的影响难以估计,现在对于减产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
[责任编辑:shirlyl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