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周四早间决定维持产量目标不变,此前,石油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寄望经济转强能支撑油价,并消化膨胀的库存。
OPEC会议于周三晚间开始,大约进行了3小时,在会上,部分成员国呼吁应更严格地执行现有的减产措施,但由沙特牵头的多国石油部长表示,油价高于每桶71美元意味着没有必要采取行动。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表示,经济增长才是决定今后几个月油价走势的最终因素,而不是原油库存量。纳伊米说,“如今,石油是一种大宗商品。只要经济还在增长,原油价格便会继续上升。”沙特阿拉伯是欧佩克组织中最有影响力的成员。
“我们对油价现状感到满意,这样的价格还将保持一段时间。”与此同时,纳伊米预计,油价不会重演去年7月飙升至近150美元的那一幕。随后,油价一路溃退,到去年12月时跌到每桶32美元多一点。这一情况促使欧佩克于去年底宣布,将产量较2008年9月水准每日削减420万桶,减产幅度之大创历史纪录。
自那以后,欧佩克一直未调整产出目标。如今,随着油价走强,欧佩克成员国对产出目标的执行率从最高时的80%降到了70%以下。而这导致原油库存增加。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目前的库存水平相当于满足约62天的消费,这比欧佩克通常认为的合适水准多出10天左右。
不过,纳伊米称,在市况变动的情况下,满足52到53天需求的库存目前显得“太紧凑”,当前的库存水平不值得担心。
阿尔及利亚能源及矿业部长卡利尔也持类似观点。“过去库存和价格之间存在关联。一旦库存增加,价格就会下降。但到了2009年初情况有所变化。因此,现在很难说62天的库存水平就是不好的。”
对此,有分析师称,欧佩克仍对过激措施保持警惕,担心这会破坏正在复原的经济。
随着对全球经济的信心增强,欧佩克对油价的目标也水涨船高。今年年初,全球经济依然脆弱之时,沙特阿拉伯称,可以忍受油价在每桶50美元左右。而到了5月,随着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欧佩克对于合理油价的水准便拉高至每桶75美元左右。
(《 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程慧 编译报道)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