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元走软和多重利好消息刺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期货上周五(8月21日)全线飙升。其中,纽约油价创74.72美元/桶的年内新高,伦敦期铜、芝加哥大豆、纽约黄金等主要期货品种均升至一周高点。国内商品市场虽受A股大幅回调拖累而走弱,但鉴于各国全面改变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取向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国内商品期市最终有望摆脱A股束缚而更显强势。
外盘重新走暖
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上周五受多重利好刺激而全线大幅走高。这些利好包括:美元走软、美国楼市数据向好、美国股市创年内新高,以及美联储主席的乐观言论等。
上周五,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10月原油期货上涨98美分,收于每桶73.89美元。在当日电 子盘交易中,10月原油上涨至每桶74.72美元,创2008年底以来的最高价格。值得一提的是,10月合约上周大涨逾6%。分析师表示,原油大涨主要来自于股市走强及美元疲弱。当日,道琼斯指数收9505.96点,创去年11月4日以来最高点;而追踪美元兑一篮子货币走势的美元指数下跌至78.010,较前一个交易日下挫0.32点。
基本金属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上周五触及一周高位,三个月期铜稍早大涨逾3%,至8月14日来最高的6,285美元,因受需求预期和利好的美国楼市数据所提振,但市场担心中国的流动性将收缩,从而限制期铜的涨幅,收盘报6,270美元/吨。此外,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也上扬2%,收于一周来最高收盘位,其中11月合约9收涨16美分,至每蒲式耳9.73美元。
“组合利好”支撑商品
在传统的7-8月份消费淡季里,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的特征,而经济复苏对商品的支撑与货币政策能否持续的疑虑二者对价格综合作用,令市场呈现大幅震荡的运行格局。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近期欧美宏观经济的“组合利好”出现,大大提振了投资者对欧美经济复苏的信心,这不仅将带动国际商品重新走强,同时也会使得国内商品摆脱A股市场深幅调整的拖累,走出独立行情。
全美不动产协会(NAR)上周五公布,美国7月成屋销售增长7.2%,年率为524万户,为2007年8月以来的最高,预估为500万户。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周五表示,全球经济在经过深度衰退后似乎正在改善,但复苏可能较为迟缓,且风险犹存。此外,欧元区8月采购经理指数上升至50,创15个月高点,7月为47。分析师预估为上升至48.3。
长城伟业期货首席研究员景川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商品面临淡季结束后“金九银十”的消费月份,市场将由此而获得新的动力。同时,在经济复苏渐成市场共识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能否得到延续是市场强势继续下去的关键所在,毕竟市场的动力来自充裕的流动性,就目前而言,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市场的趋势也有望得到继续。
由于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在目前情况下产生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各国政府全面改变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取向的可能性不大,商品市场本轮上升中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李中秋)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