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业部一位高级官员本周二表示,印度食糖库存自7月底以来继续大幅缩减,目前仅存450万吨,只能满足该国两个月的食糖消费。业内人士纷纷指出,印度食糖库存跌至谷底,势必加剧食糖供应紧缺的形势,国际糖市对印度食糖供应缺口的炒作再次加深。
根据印度农业部的统计,印度近两个榨季糖产量逐步减少,而该国国内消费却一直维持在2300万~2400万吨,致使印度从食糖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而按月均200万吨的消费看,排除进口因素,450万吨的确仅够维持两个月。
迈科期货分析师武鲲表示,印度当地收购价格过低导致印度2008/2009年度甘蔗的种植大大缩减,农民纷纷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且甘蔗的生产还受到当地天气的挑战。印度在2008/2009榨季曾两次出现气候异常,先是严重干旱,而在冬季1~2月份时又遇到一个相对温暖的冬天,导致今年印度甘蔗的平均出糖率下降了1%,这对于糖产量影响是很大的。在甘蔗收成下降和出糖率过低双重作用下,印度今年食糖产量预期只有1500万吨,而上一榨季产量为2700万吨左右,巨大的落差给了国际糖价攀高的理由。
“目前市场对这个榨季产量下降的炒作基本结束,对新榨季天气的议论又将开始。”武鲲表示,“本来市场认为印度下个榨季产量会提高到2000万吨,但在本该雨季来临的时候又遭遇了旱灾,现在官方的预期已经降至1700万吨,失望情绪可能会继续推高糖价。”
倍特期货分析师李攀峰指出,今年印度国内食糖市场供应缺口过大,目前报告的进口数字仅为400万吨,加上1500万吨的自产,距离2400万吨的年消费量仍相去甚远。且食糖消费一般呈刚性,如果产量在下个榨季没有得到改善,供求失衡还是难以解决。
上海中期分析师经琢成认为,印度食糖减产幅度过大,下个榨季难以出现太大好转。印度的农业灌溉,主要是靠一年两次的季雨,特别是年中的一次,直接关系到是否出现干旱天气, 影响到下年度的农业收成。今年年中的季雨推迟到来,说明印度未来靠自产食糖还是不能满足国内2000多万吨的食糖消耗,而大量进口外糖又会拉高国际原糖价格。
金瑞期货分析师谭军军表示,印度国内产量和库存的巨幅下降使市场供应紧张,下个榨季还将从巴西等产糖大国进口食糖。但由于巴西等南美国家每年的糖产量中都有相当比例用作生物燃油的生产,且这一比例近两年增速较快,巴西的比例大约在60%以上,所以作为印度食糖主进口源的巴西也渐渐“靠不住了”,国际食糖供求紧张关系还会加剧。
印度一业内官员近日表示,预期到10月1日,今年甘蔗供应的萎缩将致使印度食糖库存下滑至270万吨,仅是去年同期的25%。而10月印度预计将消耗食糖就达220万吨,若进口跟不上消费的速度,11月以后的国际糖价可能还将面临上涨压力。
[责任编辑:frank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