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飙升的上海有色金属期货8月17日弱势尽显:除铝跌幅小之外,铜和锌期货均现大面积跌停。
自八月初以来有色金属市场先前的强势特征就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有色金属价格攀上高位后市场谨慎心理已开始慢慢浮现,而股市自由落体式的下跌则为有色金属调整制造了氛围。结合基本面和市场面情况来看,有色金属的中级调整可能正拉开序幕。
政策“微调”形成威慑
最新公布的7月份银行新增信贷不到3600亿元,不及六月份的1/4。银行信贷的骤降似乎表明,国内货币政策的微调已经拉开序幕,上半年宽松的资金面可能受影响,股市因此首当其冲开始了调整之路。虽然有关部门极力澄清“微调”性质,但“政策微调”对商品市场所形成的威慑力在短期内仍挥之不去,多空心态也发生微妙变化。
近期有色金属期货持仓量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多头阶段性撤退的力度有所加大。在目前这种敏感时期,数据面和消息面上的“风吹草动”都将导致市场筹码出现大幅波动,调整的时间将因此得到延长。
国内库存连续大增
上周上期所铜库存大增12673吨至76107吨,已连续四周增加;锌库存增加5840吨至115731吨,亦是连续三周增加;铝库存小幅减少238吨,但总量仍高达181368吨。有色金属价格步入高位后,基于货币政策可能调整和终端需求无法跟上价格上涨步伐等预期,社会库存有逐渐释放的冲动。而国内现货报价虽然跟随期价齐涨,但下游消费企业普遍持观望态度,市场买兴不旺,成交较为清淡。此外,7月进口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市场对于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的忧虑。在“流动性”这根主线有所动摇的情况下,国内库存的增加对于有色金属价格的压制作用将在后期得到集中体现。
国外补库较为缓慢
在支撑前期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中国因素”退化后,西方经济好转及去库存化后出现的潜在补库需求成为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对象,“东方不亮西方亮”也成为基本面方面做多的重要依据。
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美欧制造业确实在向好的方向前进。美欧八月PMI制造业指数继续保持反弹趋势,新订单指数和库存指数的同时上升显示出“去库存”的延续与“补库存”行为正相互交错。而最新公布的美国七月产能利用率也在连续下降十八个月后出现些许回升。但基于经济数据仍相对疲弱并可能出现反复,美欧企业重建库存仍处于一个缓慢的进程之中。特别是在以铜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整体步入一个较高的位置之后,整个美欧制造业补库进程可能较市场预期的要缓慢,由此带动的实质性需求也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来体现。
美股调整形态初现
近期国内有色金属价格基本上跟随伦敦市场波动,而伦敦价格走势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经济数据好坏和美股走势。从技术形态上看,道琼斯指数在强阻力位9400点下方运行了六个交易日,屡次上冲未果,极有可能就此展开一轮调整行情,调整支撑点位于9000点一线。鉴于美股和伦敦市场调整的时间窗口期基本同步,一旦作为伦敦市场风向标的美股进入调整,伦敦有色金属价格也难以独善其身。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