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榨季全球减产具有普遍性,各主要生产国除了巴西增产0.8%以外,印度减产41.4%,中国减产15.1%,泰国减产7.9%,北美减产6.3%,欧盟减产4.7%。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这种普遍的减产,主要是因2007-2008年农资等成本的上升和替代作物价格的高涨。
分析师指出,尽管目前国际糖价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会带来未来产量较大幅度的反弹,但由此带来的糖产量反弹幅度有限,原因在于糖料的生产加工特性和原料定价模式。从历史上来看,产量的反应滞后于价格变化两年左右,所以09年的国际糖价高位虽然会使得2009/2010榨季的产量有所反弹,但增产幅度会相对疲软,以致库存量不能得到很好改善。真正的库存大幅恢复和增加可能会在2010/2011榨季发生。
糖市场是一个供应波动较大的市场,而糖需求则比较刚性。从短期和中期的市场变化来看,供应是决定价格走势的主导力量。美国农业部预测2009/2010榨季国际市场的库存仍旧处于低位,参照历史的价格变化,分析师认为国际糖价在未来一年仍旧会保持较高的位置,均价应该会在18美分/磅以上。
对于我国来说,虽然糖的进口依存度不到10%,但从经验性证据来看,国内外糖价的同步性非常高。这是因为糖的需求刚性较强而短期的可替代性较弱,是一种对缺口十分敏感的商品,10%的进口依存度足以同步国内外的价格。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糖的进出口量占糖国际贸易总量的3%以下,而且波动并不是特别大,所以我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应该是较小的,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相对而言,国际糖价对国内糖价更具指导意义。(李波)
[责任编辑:divo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