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以来,近乎泛滥的流动性在利好经济数据的配合下,将有色金属价格纷纷推向年内新高。随着交易重心不断被抬升,持仓和成交也不断放大,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上涨过程中空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止损迹象,而多头尽管买入积极,但持仓成本也越来越高。沪铜在关键整数位45000一线,面临的获利回吐压力在逐步加大。因此投资者须提防一旦出现重大利空消息(例如国储抛铜),市场可能出现暴涨后的暴跌风险。
近期美股持续反弹,降低了投资者对避险货币美元的需求,美元指数降至一个月以来的低点,推动原油等大宗商品上行。对此笔者认为,随着美国经济在下半年恢复增长,其率先走出“泥沼”的概率最大,而美国国内储蓄率上升,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贸易赤字有所改善,中国增持美国国债,这些都利好美元。事实上,美元指数在80一线经历了数月的盘整,市场价格频繁涨跌,整体水平并没有太大变化,这种波动可以说是投机性的。总之,美元指数只要不跌破78至82区间,对铜价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尽管期货价格屡创新高,但现货市场交易清淡,现货报价基本处于平水的边缘,下游消费商对当前铜价上涨保持观望,追高意愿不够,主要还是以消化库存为主。进入7月份后,传统的淡季影响开始显现。此外,6月精炼铜进口同比大增400.67%至378943吨,连续五个月创纪录高位,越来越多的进口铜滞留于保税区仓库,贸易商也在寻找机会在国内抛售进口铜,这无疑是高悬于市场上方的又一利空。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