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魏曙光
本报讯近期国内棉价走势十分抢眼,随着152万吨国储棉抛储的力度不断加大,棉花价格不但没有展开弱势调整,反而呈现出一路震荡上扬的走势。针对此情况,发改委昨日表示将加大每天储备棉投放数量、暂停纺织企业委托棉花流通企业交易商代理其竞拍储备棉等四大措施稳定棉价。
自6月初以来,在至今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郑棉主力909合约前期低点最高上涨已接近1000元/吨。伴随价格上涨的同时,152万吨国储棉抛储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截至6月30日,国家储备棉累计投放77.7万吨,实际成交49.6万吨,成交率63.8%,成交均价12,948元/吨。
业内人士指出,纺织生产回暖、全国棉花工业库存持续下降是这次郑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截至7月6日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27.04天,较6月初下降了6.6%,比上年同期下降12.85%,按照2008/09年度全国纺纱用棉941.84万吨、日均用棉2.58万吨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69.75万吨,同比下降31.66%,环比下降4.18%。
此外,国内皮棉现货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储棉竞拍激烈等因素也被市场看作对郑棉价格走强起到推动作用。统计显示,从6月12日以来,国家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花连续上涨了20个交易日,价格也从12805元/吨上涨到了12913元/吨,上涨了108元/吨。
针对当前棉价回升、纺织生产回暖、棉花需求趋旺的情况,发改委昨日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每天储备棉投放数量,并研究增加储备棉出库规模等政策措施,以满足纺织用棉需要。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障市场供应,稳定棉花市场,在目前情况下,国家将在不打压市场的前提下,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纺织企业需求稳定棉花价格,防止棉花价格过度上涨。
在具体措施上,有关部门将采取四大举措,稳定棉花价格。其一,将增加储备棉抛售的供应量,每天加量5000吨;其二,是库点、标的的安排要大、中、小兼顾,棉花需求大的地区要适当增加库点和数量;其三,是暂停纺织企业委托棉花流通企业交易商代理其竞拍储备棉;其四,是加大在新疆储备棉成交后的运输力度。
记者注意到,上述举措中,除了加大供应量外,还暂停纺织企业委托棉花流通企业交易商代理其竞拍储备棉。据了解,为了加大竞拍力度、降低竞拍门槛,发改委在6月8日允许纺织企业委托流通企业代理竞拍。
然而,这一规定恰为囤货的中间商制造了可乘之机。一方面,200吨一竞拍单位的价格高达272万元,对于绝大多数处在亏损边缘的纺织企业来说,一次性交全款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如果没有一定数额的贷款将无法拿到现货;另一方面,拍下棉花后是否自用无从查起,很多流通企业虽通过纺织企业竞拍,但事实上是通过他们收购指标,并不立刻转卖,而是再囤积起来炒高价格。
据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累计成交的83万吨国储棉,除了为部分实力雄厚的大型纺织企业所拍,相当一部分在中间商手里。截至7月13日,2008年国储二级棉竞拍价格最高达到了13780元/吨,多数成交价格在13600元/吨以上,这助推了国内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持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