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陈锴
原油的再次上涨没能打破国内PVC市场的平静,平淡的走势似乎暗示着PVC企业的苦日子还没走到头。
7月1日现货市场交易记录显示,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格在6400-6450元/吨,部分优质货源报价稍高,已经持续数月的低迷行情仍未改观。
“从PVC当前的现货价格来看,大部分企业仍挣扎在盈亏边缘,成本控制力强的企业可能有少许盈利,一季报的数据已经暗示了行业上半年的业绩很不理想。”招商证券研究员张志宏对记者如是说。张志宏分析称不乐观的原因基于现货市场的价格和部分上市公司的一季报。
中泰化学在今年1月底曾公告,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和生产实际,作出逐步恢复满负荷生产的决定。中泰化学复产时PVC产品的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在6300-6500元/吨,而今,虽然时间过去了半年,PVC产品的现货价格却并没有大的变化,依旧在上述价格区间波动。
资料显示,满负荷的运转并没有为相关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今年一季报显示,中泰化学仅实现净利润508.2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397万元差距较大。同样,新疆天业、云南盐化、英力特等PVC企业的一季度业绩也不理想,或微幅盈利,或发生数千万元的亏损。
事实上,PVC生产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与上述研究员的判断基本相符。昨日,记者曾电话采访了云南盐化、中泰化学等公司,上述企业相关人士均称,“目前,PVC产品价格上涨乏力,与一季度相比几乎没有变动,大部分企业都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
按常理,原油价格的走强应该推动PVC价格的上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乙烯法PVC的上涨并没有带动国内电石法PVC价格的走强。究其缘由,研究员将其归咎于产能的过剩与下游需求不足。
张志宏认为,由于PVC产品的销售60%以上与房地产及基建相关,因此,PVC企业能否走好还得看房地产市场的脸色。今年以来,虽然国内许多城市房地产业回暖,但这只是存量房的销售回暖,新房开工率却没有大的提升,因此,PVC市场需求并没有得到改善。
银河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国内PVC的产能为1581万吨,但实际产量却只有882万吨。该公司研究人员认为,国内PVC行业今明两年将出现800万吨左右过剩产能,PVC企业平均开工率预计只有50%左右。
根据公告,中泰化学、云南盐化等PVC企业都已经在1月份发布了复产公告,但当记者问及企业当前的开工率时,上述企业人士似乎并不愿正面回答,只称,“现在日子都不好过,谁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