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昨日在中国江苏第一届国际期货论坛上称金融危机见证了中国期货市场成熟前10月份我国期货成交额超60万亿,预计今年的交易额将比去年翻一番
证券时报记者李辉
本报讯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昨日在中国江苏第一届国际期货论坛上表示,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期货市场的影响还在延续,但是在这次商品价格大范围的连续暴跌中,中国期货市场经受住了考验。
刘志超说,国内期货市场在“十一”经过连续停板和强制减仓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市场流动性,这表示期货市场已相对成熟;在这次系统风险中,无论是监管部门、交易所,还是期货公司,行动迅速,果断有效地控制和化解了风险,到目前为止,没有期货公司倒闭和大面积穿仓的现象,保证了市场的整体稳定运行;投资者更加理性和成熟,尽管这次风险导致了部分市场参与者亏损甚至穿仓,但绝大部分客户都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没有出现大规模纠纷和诉讼。“正是经过这次极端行情检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创新发展的信心。”他说。
不过,刘志超也表示,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系统性风险,国内期货市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对市场突发变故预估和预测能力不足,在极端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还需要完善,交易制度和风险处置方式还有待于改进;二是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系统还是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展瓶颈;三是对投资者教育还需做深做细,投资者无论是套保还是投机都需要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良好的投资经验。
刘志超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同时期货业也看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商品和金融资产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市场对风险对冲工具的需求更加迫切,加快期货市场的发展,可以更有效地对冲商品、利率、股票、汇率等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另外,据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李军称,今年1-10月份,我国期货成交额超过60万亿,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交易额。他预期今年的交易额将比去年翻一番。
李军表示,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功能发挥显著,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今年商品期货交易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形势,首先是史无前例的多品种成交活跃,交易规模屡创纪录,其次是政府对期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重视,第三是全球金融危机前所未有的严重,第四是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前所未有,相关企业深刻地感觉到了价格波动的巨大风险。
中国江苏第一届国际期货论坛是在江苏省举办的首次高级别金融盛会,由江苏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主办,江苏省证期货业协会和证券协会协办,江苏弘业期货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