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需求疲弱严重拖累国际商品市场
发布时间:2008-11-10 19:24:17
 
文章内容

    □本报记者高健

    本周三,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经历了此前一天美国大选日幅度高达10%的狂飙后,再度调转势头重挫7.4%;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的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过去半年内大幅下跌。分析人士表示,尽管有诸多短期影响因素左右着国际商品市场的即时走势,但实体经济的不景气现状及衰退预期所带来的需求疲弱仍然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美原油库存连续六周增加

    截至5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大跌5.23美元至65.30美元每桶,跌幅为7.4%;伦敦洲际交易所同样于12月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57美元至61.87美元每桶,跌幅为6.9%。

    市场人士针对以上跌势指出,美国最新汽油库存数据的意外上升是油价大幅走低的直接影响因素。根据美国商务部当日盘前发布的数据,截至10月31日,当周的美国汽油库存增加110万桶,连续第六周增加,这与市场分析师此前做出的下降60万桶的预期大相径庭,其所显示的市场汽油需求水平仍然低于上年同期。

    此外,美元走势的再度反转也部分导致了油价的下跌。此前在4日,包括美元下滑在内的多重因素曾推动国际油价一举大涨超过10%,并于盘中重返70美元上方。然而,美国大选的结果揭晓却使得美元在亚洲电子盘交易时段立即恢复了强势。

    不过,市场人士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于上月24日作出的将日产量减少150万桶的决定,可能会对国际油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而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当日发布的《本周石油报告》也证明了上述观点的可信性:该报告显示,欧佩克各成员国可能会减少约110万桶的日产量,相当于其承诺减产规模的70%左右;而通常情况下,欧佩克减产承诺的履行率为50%。据悉,该机构还将在本月12日发表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以具体论述其对目前原油市场的看法。

    此前,在上月15日举行的2008中国国际能源论坛上,世界石油理事会(WPC)主席格森曾表示,油价在80至100美元每桶之间波动,世界石油工业才可能达到盈亏平衡。但现状是,国际油价自今年7月初创下147.27美元每桶的历史新高后就一路跌至60至70美元的16个月低位,其中仅在10月当月就下跌了32%,创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建立25年来最大单月跌幅。

    危机影响石油供应

    与此同时,近期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暴跌。自5月份以来,黄金价格下跌20%,铜价和农产品中的大豆价格甚至分别下跌超过48%和45%。对此,分析人士指出,上述长期跌势表明,只要全球实体经济仍然显现疲态,市场就不会指望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走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上月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前景已显著恶化,预计不断扩散的金融危机将导致几个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而这一预期中的大幅滑坡阶段,将使全球市场受到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冲击。该报告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幅仅为3.9%,并在2009年进一步减速至3%,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处于IMF定义的全球经济衰退的临界点。

    此外,实体经济的不景气现状和衰退预期还在通过价格走低以外的方式影响着大宗商品市常来自美国全球通视公司(GlobalInsight)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尽管目前已经落实资金的油气项目不大可能因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低迷而受影响,但是那些原计划在2012年后实施的项目却将受到较为明显的冲击。该报告称,近期全球范围内已有数家油气公司宣布对各自的中期投资项目进行调整,这将影响到原定于2012年至2015年完工的油气项目,进而对石油供应带来负面影响。


相关文章
  • ·中国因素减弱引发商品市场迷失方向
  • ·美元反弹打压商品市场 黄金大跌19.70美元
  • ·节后首日六品种涨停 商品市场迎来强势反弹
  • ·PMI回升等利好带动 大宗商品市场再迎普涨
  • ·倪金节:商品市场或现夏季行情
  • ·商品市场反弹有望升级为趋势
  • ·摩根大通称商品市场未来涨幅有限
  • ·瑞士信贷陶冬:本轮商品市场调整还未见底
  • ·复苏商品市场踏上价值回归之路
  • ·跌势不止熊气弥漫商品市场
  • ·澳新银行称商品市场将继续下跌
  • ·经济刺激影响商品市场 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