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学校
分类导航
 
 
专户理财优势凸显 主动开放式基金向何处去?
发布时间:2010-7-15 23:02:19
 
文章内容

证监会近日公布了有关基金专户理财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规定,基于专户理财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因此监管机构不对专户理财业务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投资目的、投资计划、投资比例、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规定,专户理财也由此获得了远比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宽松的投资股指期货条件。

放开专户理财投资股指期货,在程序上是顺理成章的安排,但仔细考量下来,这一规定更加强化了专户理财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原本就已经处于蓬勃发展状态的专户理财业务由此也将获得更多的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从而使公募基金的投资者结构继续出现散户化的倾向。

从专户理财的业绩上看,多数的专户理财在今年以来的股市调整中取得了远较公募基金为佳的投资收益,上半年收益为正的专户不在少数。而近400只偏股基金中,上半年仅有嘉实主题一只取得正收益,305只可比口径的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18.82%,85只配置型基金平均下跌13.12%,虽然相比大盘的跌幅,这一业绩看上去尚值得欣慰,但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公募基金与专户之间却存在着天壤之别。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在于专户远较公募基金为灵活的投资策略,理财专户在选股、仓位配置等方面都比公募基金更有优势,而业绩分成的模式也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更具有吸引力,在资源的配置上也会得到更多优待。此外,虽然监管部门为了防止专户理财出现利益输送,在监管规则上做了安排,但基于利益的考量,不排除部分基金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在专户上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倾斜,从而提升专户理财的业绩。

此外,公募基金经理还面临着很大的舆论压力,比如华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仅仅因为上半年管理的基金收益为负,便被部分媒体质疑能力下滑而遭口诛笔伐。事实上,他所管理的基金在全体偏股型基金中仍是处于排行榜的前列。这种不正常的舆论压力和公募基金经理在待遇上与专户理财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之间的巨大鸿沟等因素一起,促成了大量有业绩的明星基金经理离开公募基金,转投专户和私募旗下,公募基金由此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新手的试练场,整体业绩不尽如人意也就成为必然。

在公募基金的各种类型的产品之中,主动型开放式基金未来遭遇的压力将会更大,因为从投资角度考虑,如果判断市场是持续上涨,那么投资于被动型基金品种如ETF的收益要显著好于主动型基金,如果判断市场处于震荡,存在个股机会,那么专户理财在个股上灵活的进出策略和仓位上的控制优势,将会使其更容易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如果判断市场将下跌,在股指期货投资规则出台后,理财专户还可以通过股指期货的投资获得收益,相比之下,未来主动型开放式基金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就会更加弱化。

虽然到目前为止,为了防止利益冲突,管理层仍然禁止保险资金开立理财专户,但不少保险资金的投资经理私下都表示,由于理财专户的业绩表现极佳,这种禁令一旦放开,将会考虑将原本投资于公募基金的资金分出部分投资专户理财产品,由此,公募基金特别是主动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结构将会更加趋于散户化,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就会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这样的变化态势,监管者不能不密切关注。

(作者系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


相关文章
  • ·专户理财优势凸显 主动开放式基金向何处去?
  • ·耀皮玻璃委托易方达、汇添富进行专户理财
  • ·基金“一对多”保本产品进入专户理财
  • ·姚刚:基金专户理财试点有望扩大
  • ·证监会:专户理财不得纳入基金评价
  • ·友邦华泰首只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获批
  • ·专户理财“一对多”:考验选股、选时、风控
  • ·交银等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产品正式获批
  • ·解析专户理财 规范一对多关联交易难题重重
  • ·上投摩根获专户理财资格
  • ·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或10月入市
  • ·[组图]“事业晚年”民营企业家何处去(图)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